眉山竹编走出的“国际范儿” ■本报记者 李幸 熊莉

眉山日报 2018-06-24 01:12 大字

外国友人学习青神竹编。 青神县委宣传部供图青神竹乐器。 李正安 摄青神竹编。 覃建华 摄

在四川人眼中,竹子可能和回锅肉一样,再普通不过了。然而,随手砍下二两竹子,巧手一编后,却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你信吗?眉山人做到了。

眉山竹资源丰富,是四川竹资源分布重点地区,全市竹林面积达108万亩,年产慈竹、单竹、毛竹等优质竹原料50万吨以上。市竹林面积达108万亩。从送礼外宾到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眉山竹编,不仅早已浸润进眉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搭建了“高大上”的平台,告诉世界,竹编,“Made in Meishan”。

6月29日-7月1日,2018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将在东坡故里——四川眉山举办,以竹为媒,眉山竹文化、竹产业又将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据悉,从2018年起,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将每年在眉山举办。

28年前结缘亚运会

青神竹编让外宾惊叹

今年4月,结束了四川之行的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总理库尔茨从成都启程离开。与他们同时返程的,还有来自眉山青神的二两竹丝——名为《融》的瓷胎竹编。近段时间内,泰国公主诗琳通、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也相继收到了代表四川眉山竹文化的“土特产”:青神竹编。

“青神竹编作为礼物已经送给多位来到四川和眉山的外宾了,我对此也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自豪。”青神竹编是竹编大师陈云华的骄傲。

陈云华的家乡青神县,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竹编之都”。2017年,当地实现竹产业总产值22.5亿元。“我们这儿很多人,从小都是编竹子长大的。”

而这幅取名《国宝图》的竹编作品,正是选用青神特有的优质慈竹,经数十道工艺制作成薄如纱、细如发丝的竹篾,耗时20余天,手工精编而成。“喀麦隆也产竹,去年我还去过喀麦隆,教当地人编竹子。”陈云华说,“或许因为这样的关系,送上一幅竹编,更能见证两国人民的友谊。”

而在陈云华的记忆中,青神竹编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友人,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

1997年,竹编《邓小平》通过驻荷兰大使赠予荷兰友人。

2001年,向泰国外贸部部长赠送竹编《九鱼图》。

2002年,向俄罗斯代表团赠送竹编《熊猫》。

……

“最早的一次,应该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陈云华回忆说,成都市竹编工艺厂,定制了100个竹编密码箱,送给了39个国家的友人。“当时反响很好,外国友人都说傻了眼,简直没想到竹子可以编成这样。”

28年间,青神竹编作为四川“土特产”,通过各种渠道,送往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产品已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熊猫和观音形象最受欢迎

青神人编竹子已有5000年历史

陈云华粗略统计过,成千上万送出的青神竹编中,熊猫、观音、茶具等,送得最多。“其中,又属熊猫和观音,最受外国友人欢迎。”

陈云华解释,熊猫是四川的标志,也像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不管哪个国家,看到熊猫都开心得很。”陈云华说,观音在东南亚国家,则特别受欢迎。“毫不客气地说,青神竹编的技艺,在全球都是第一。”

青神竹编,首先用刀刮青,一层普通的竹皮可以划10到16层,每一层还可以再细划成5层,这时候每一层简直就是薄如蝉翼,然后再把这些竹皮分成1厘米宽的竹线。这还不算完,每一根竹线还要再分成48根甚至64根比头发丝儿还细的竹丝,再用挑、压、破、拼等竹编绝技精编而成。

而这种天下第一的功底,也不是一天就能炼成的。

在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蚕丛氏的故乡》有记载:古蜀王蚕丛氏“着青衣教民农桑,民皆神之”。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就活动在青神,那时,他们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用于生活。

“青神的竹编、千年的底蕴,眉山转身只为你倾国的纯真;竹乡竹品、竹风竹韵,巴山的夜雨看到你不染俗尘。”一首《青神竹编》,道出青神竹编的悠久历史,经过千百年的薪火相传,心灵手巧、勤劳智慧的青神人的竹编工艺不断提高,竹编文化积淀深厚。

上下五千年,竹编文化一脉相承。青神置县已1400余年,如今,青神竹编已经发展成为集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竹编套绘三大类3000种的庞大产品体系,形成了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混合竹编为一体品种齐备的业态。

新闻推荐

国际竹博会每年在眉山举办

2018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6月29日开幕本报讯(记者袁丽霞)6月21日,记者从2018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

青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