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索宋代丧葬民俗

眉山日报 2018-01-28 09:58 大字

古代丧葬示意图。青神宋代古墓的巷道与墓室。宋代以前多用这样的泥塑明器。

我国古代丧葬礼仪,主要根据《周礼》来确定。历朝历代虽有些许变化,但大体上保持一致。尤其是唐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丧葬礼仪更以法制的形式被固定下来。不过宋代民风相对自由,平民百姓也并非完全按照礼法行事,在此我们大致梳理了宋代丧葬的主要形式,以供读者参考。

北宋丧葬流程简介

所谓丧葬,即分为“丧”与“葬”两个部分。丧指丧事,大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初终”:即逝者弥留之际,应迁入正房内,并保持绝对的安静,以待逝者气绝。

“立丧主”:通常是以逝者的长子作为主丧人。另外还要决定一个“护丧”人,通常是逝者的子孙或家长,来组织操办整个丧礼。

“易服报丧”:“报丧”即由丧主来通知远近亲戚前来吊丧。“易服”即逝者内外亲属皆需脱帽换装,衣着朴素,且妻子、孙儿们都披头散发。按照规定,逝者的亲生儿子还需三日不食,不过处于极度悲痛的人,三天不吃饭是很难维持生命的,故而多少会吃些稀粥,算是对礼法的变通。

“沐浴、更衣、饭含”:即整理逝者遗容,换上寿衣,再将一小勺洗净的米饭灌入逝者嘴里,并放入一枚铜钱,以此祝愿逝者一路上衣食无忧。

“设灵座”:即在逝者的南面安放一个架子作为灵座,其上放置香炉,以及酒、果等祭品。灵座设下,亲友们便可来此哭丧。

“小敛”:通常是在逝者去世的第二天,将逝者生前穿过的衣服系在其周围,并一同抬到“小敛”床上。

“大敛”:通常在“小敛”后的次日清晨,由子孙们一同将逝者放入棺内,并用衣服填满棺材的缝隙。待亲人们作最后的道别后,便钉牢棺盖,开始守灵。

事完毕后,便要开始组织葬礼。按照我国古代的礼法,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一月而葬。不过在宋代,并没有如此明确的划分,如司马光言:“今世著令,自王公以下皆三月而葬。”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官员和百姓需得在三个月内安葬逝者。当然这也仅仅是官方的说法,民间似乎并不买账。

宋代民间迷信风水学说,葬礼一般由专业的“葬师”主持。所谓“卜宅兆、葬日”,也就是选择墓地和下葬的时日。司马光言:“世俗信葬师之说,既择年月时日,又择山水形势,以为子孙贫富、贵贱、贤愚、夭寿尽系于此……”然而这样的做法,却来带了不少麻烦。比如葬师选择的墓地离家太远,子孙凿墓出殡就得因此受累。若葬师选择的葬日相隔太久,触犯了礼法不说,更让子孙们难以适从。比如葬师们久久定不下葬日,甚至定在几年乃至十年后方可下葬,子孙们只得将棺材停放在寺庙里,若期间出点儿什么变故,这些棺材可能终身难以下葬。司马光对此极为不满,严厉批判了当时盛行的风水学说。

确定了墓地后,便开始挖墓穴,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垂直向下挖,将棺材直接放入其中。另一种是在墓地一侧挖出一条巷道,然后挖墓室,最后把棺材推进去。此次出土的青神宋代古墓,便属于后一种。

挖好了墓穴,还需准备墓志铭、墓碑与明器等。墓志铭与墓碑便是记述逝者生平的文字材料。明器也就是一些随葬的器物,除开些许宝物之外,大多是一些房子、家具的模型。汉唐等时期,流行用木头或陶土来制作明器。而到了宋代,大多用纸制,与我们今天仍能看到的纸房子、纸车子比较类似。纸制明器都会烧掉,所以在宋代古墓中,我们基本看不到这类明器。

选好了葬日,便可准备启殡仪式,通常是在葬日的前一天,众亲友们皆来再次哭灵。葬日当天出殡,一行人依次排队护送棺材,直到最后的安葬。

以上流程,除风水葬师以外,都按照礼法上的规定,算是官方流程。“天下大同”是古代儒家的理想,而丧葬作为孝道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士大夫,都希望能为天下百姓制定一个共同的尺度。但我国幅员辽阔,东南西北风俗各异,不同的地域皆有不同的风俗,四方百姓并不会完全照搬礼法。比如江南人家与北方人民的丧葬习俗就不相同,更遑论广西、海南等地,其风俗更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在此就不细谈了。两宋时的眉州,因为有着900多名进士,而士大夫阶层都需按照礼法行事,故而丧葬礼仪,大抵与官方流程类似,很少有什么奇风异俗。

新闻推荐

规范管理 让门牌号“对号入座”

本报讯(记者辜嘉伟)“有时在网上购物,都不知道我店铺的门牌号是多少?收货一点都不方便。”近日,青神县青城镇文林社区网格员在走访时,城区居民向网格员反映道,因城市改造,新旧街道重新命名或商家进行门面...

青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