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民生温度 观察实事落实》系列⑤ “三个阵地”全覆盖 养老服务新升级

眉山日报 2020-10-22 04:56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幸

在眉山350万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76.42万人,老龄化率达到22%,其中还有4.38万人为失能半失能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是广大老人共同的心愿。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眉山以硬件大平台为基础,探索实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服务、社会代养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敬老院开放日”等特色服务,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分中心和服务点结合的“三个阵地”,努力给老人们一个“最美夕阳红”。

【亮点】

“三个阵地”让老有所依

“毛主席的光辉啊,照到了雪山上……”近日,彭山区公义镇红旗村养老服务分中心,61岁的李桂华正在和姐妹们跳广场舞。“早上过来看看书、打打乒乓,下午就跳跳舞、做手工。”李桂华说,如今,白天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在这里度过。

2019年9月,红旗村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打造了村养老服务分中心,在这里,村里的老人可以看书写字、健身理疗、打球下棋,该分中心还设有食堂、超市、理发点等便民生活服务点。

李桂华的家到该分中心就5分钟的路程,中午吃饭的问题,分中心也能帮她解决——60岁以上老人就餐,一顿饭5元钱,两荤两素一汤。轻松自在的生活让李桂华十分高兴,“党和政府太关心我们了,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休闲条件,我和老伴儿也不用在家‘干瞪眼’了。”就在离红旗村养老服务分中心百米远处,公义镇特困老人康养中心也修建起来,该中心主要收住彭山区特困老人,设计床位100张。

彭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彭山,各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成立了分中心,条件成熟的村民自治小组打造了养老服务点,形成了“中心—分中心—服务点”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19年年底,彭山已经全面完成1个养老服务中心、8个养老服务分中心、12个服务点的阵地建设任务并投入运营,开展各类活动,服务老人23000余人次。

【举措】

提质扩面升级养老服务

从养老服务点、养老服务分中心到养老服务中心,从村组、村(社区)到乡镇,如今,眉山市正按照“提质扩面”的要求,一个覆盖面广、服务全面的“三级养老阵地”正在眉山市全面铺开。

值得一提的是,眉山市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开展“适老化”及护理型床位改造,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社会化改革,把农村敬老院改造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失能特困人员康养中心。数据显示,眉山市已建成农村养老服务中心71个、分中心156个、服务点302个,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9个,其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8个,基本建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现在吃住行都可以在分中心和服务点解决,生活十分方便。”李桂华说。今年1月入住公义镇特困老人康养中心的老人邓福华也告诉记者,在专人照料、党委政府和社会关怀之下,他已不再为晚年生活发愁。

记者手记

当下,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关于养老的剧烈变革,“银发浪潮”带给我们许多新考题。眉山以民生为导向,努力探索社区养老、乡村养老等养老模式,搭建了一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系统性养老工程,满足了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不断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项问题,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没有休止符,需要以持久、创新、严谨的态度,探索打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养老服务升级版。同时,身为子女,也应该肩负责任,对老人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共同为老人创造幸福的晚年生活。

新闻推荐

聚力工业升级攻坚 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彭山经开区着力打造“西南地区光电显示配套产业集群”。“三城”建设,助力构建产业生态圈。传统纺织行业在技改升级中提能...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