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乡村振兴学院 寿乡大地递出的一张绿色名片

眉山日报 2020-07-20 04:26 大字

(上接01版)

学院不光注重教学培训育人,还尤其注重建立研学平台引智。学院先后与电子科技大学、省委党校乡村振兴智库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邀请中国农大教授任大鹏、省委党校乡村振兴智库专家团队、电子科大专家团队入院指导;引进电子科大湿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方面专家教授在彭山经开区建立专家大院;引进四川农大、省农科院、重庆柑橘研究所、北京微生物研究方面专家10余人组建了农业新品种繁育、种植专家大院。

毕业于电子科大的32岁硕士研究生刘沈厅,曾放弃留洋的机会,跨界返乡创业种植柑橘,运用所学知识打通从种苗管理到农资采购再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同时,通过牵线搭桥,成功引进电子科大与彭山区签订全方位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引进电子科大专家教授对彭山进行农业与工业的智力支持,也让电子科大在彭山找到了一产与二产的试验田。刘沈厅说:“有了彭山乡村振兴学院这个智力平台为三农托底,就算在彭山当农民,也当得很有底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乡村振没振兴,最终要看群众的腰包鼓没鼓,村级集体经济富不富。学院通过搭建孵化平台,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第一书记培训班,教会大家如何建立和运营村级经济实体、如何建设有颜值的美丽乡村;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教会大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如何提高农业技术、如何通过电商营销、如何抱团发展等。截至目前,通过农业产业孵化、村级集体经济孵化、农业创新创业孵化,先后培育新村民、田园明星、寿乡才俊230余名,带动区内村(社区)孵化集体经济项目10余个。

突出两大主题

与同类院校错位发展

学院聚焦乡村振兴与产业孵化功能,突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课程体系,依托学院周边万亩葡萄、柑橘、蜜柚、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结合彭山深化农村改革经验,具备红色先锋引领绿色发展、土地流转四步机制、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两权”抵押等特色经验,与周边的成都村政学院、崇州林盘学院等同类院校形成错位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学院的乡村振兴、产业孵化等课程比例达60%以上。

彭山乡村振兴学院立足成都近郊城市特点,把基层治理作为学院的培训重点,依托全市农村小区治理示范点福临小区、城市小区治理示范点泊林郡小区等,具备覆盖村、社区、小区,涵盖德治、法治、智治等内容的现场教学精品线路,先后组织120余名乡村基层干部开展社区治理、乡风文明、社会管理等培训,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实践。

“魏书记用6年时间将一个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后进村’治理得这么好,现在路面黑化宽敞、村民集中住进安置小区、小区治理规范有序,值得我们学习!”参观了江口街道泥湾村福临小区的村级党组织班学员说道。泥湾村通过整村集中安置进福临小区,并对小区实行“三治融合”管理,实现了小区管理智慧化、规范化、标美化。

同时,彭山乡村振兴学院作为党校分类建设特色化办学的探索和实践,让党校回到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它成为党校党性熔炉和党的理论教育阵地的有益补充。建院8个多月以来,该学院承接各类培训班8期,参训学员1000余人次,吸引研学游客2万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整合师资队伍,完善硬件设施,整合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在‘培养一批现代农民、造就一批专业干部、搭建一个推介平台、打造一个孵化基地、建成一所特色学院、绘就一张绿色名片’6个方面作积极探索,争取让彭山乡村振兴学院作为彭山的一张绿色名片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彭山乡村振兴学院相关负责人说道。

新闻推荐

眉山彭山区:“小葡萄”做成了“大产业”

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吕海波石蔚然记者常坚)最近几天,在眉山市彭山区果园村“养生园”家庭农场,慕名而来的游客正忙着采摘已经...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