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汉中一太守

汉中日报 2020-05-27 08:40 大字

刘建咱是草民。

草民仰视自己的父母官是咱做人的本分。

在汉中的历代官员中,我最喜欢的是魏晋时的汉中太守李密。爱他,是因为这位汉中太守作为孝子的典范,让中国的孝史鲜活了千百年。再者,如今我和李密一样有着同样的文学爱好。

不过,我是用膜拜的姿态仰望这位喜马拉雅山般的先人。

说到李密,必然提到他的《陈情表》。晋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李密为太子洗马,也就是太子的老师。诏书累下,郡县衙门不断催促,李密一直没去就任。李密想到拖着也不是把办法,便写了一份叫《陈情事衷》的奏折,后人称为《陈情表》。

奏折的大概意思是,皇上,臣李密自幼多灾多难,生下六个月时父亲就去世了,四岁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臣自幼多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呢,是祖母一手把我抚养成人。朝廷让我作官,我万分感谢皇上的厚爱,可是,祖母毕竟九十有六,而且多病,我怎敢去赴任呢?再说圣上教导我们要以孝治天下,我去赴任,岂不违反了圣上的旨意?思前想后,这官我是万万不能去作的。没有祖母就没有我李密的今天啊,我们祖孙两人相依为命,请皇上成全我抚养祖母的心愿。

我只讲个《陈情表》大概内容。如果看原文,你会被李密这篇千古绝唱的散文深深吸引。构思严谨深邃,行文行云流水,情感情深意切。绝了。奏折传到晋武帝手里,这位魏晋时期杰出皇帝不禁长叹道:李密,不空有名也!不赴诏就不赴诏吧。

晋武帝不仅同意了李密的请求,并嘉奖他对祖母的孝敬之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的四川彭山,发给李密抚养祖母的费用。祖母去世后,他安葬了祖母后才奉旨来汉中作太守。

李密的这篇文章成了历代散文选必选之作,咏读和传颂的人特别多。人们经常说的一些成语和熟语,比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等,都出李密的《陈情表》。

短短一篇文章,让中国文坛多了无数最闪光的珍珠。尽管过去一千八百年了,我多想当回李密的臣民,粘些太守的文气。

新闻推荐

彭山供电公司 积极开展志愿帮扶活动

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邹康陈宇霄记者常坚)近日,国网眉山市彭山供电公司团支部书记邹康的电话一连接到多名社会志愿者的报名咨...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