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纪 舍命不舍金饼的蜀王(下)

华西都市报 2020-05-11 02:47 大字

□奉友湘 李后强

就在萧纪荣宠最盛的时候,一场绝世悲剧上演了。

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投降萧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反叛,并于第二年攻占了梁国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挟持了梁武帝,最后将这位一代英武皇帝困饿而亡。侯景让同时被挟持的太子萧纲继位,是为简文帝。萧纲是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侥幸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然而这个侥幸并没有给他带来幸运,反而是灾难。大宝二年(551)十月,侯景干脆杀了萧纲这个傀儡,再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可怜萧栋只在位十天,侯景便逼萧栋禅让,于是侯景终于沐猴而冠,登基为帝,国号为汉,改元太始。

惨烈的火拼

承圣元年(552年)二月,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荆州刺史萧绎部将王僧辩与陈霸先在白茅湾会盟,誓师东下。三月,在姑孰的江中水战,侯景大将侯子鉴部被歼,梁军进抵建康。侯景亲率万余人拼死抵抗,亦被击败。侯景在晋陵收得部分残兵后,前往吴郡,在松江被梁将侯瑱追上,将其残存的战船二百艘、兵卒数千人全部消灭。承圣元年(552年),侯景被陈霸先、王僧辩击败。侯景企图逃亡,被部下所杀。

此时,江南乱成一团,只有武陵王萧纪统治下的蜀中,萧纪的七哥湘东王、荆州刺史萧绎所辖地盘安定。这个时候,几位兄弟本应火速救驾,消灭叛军。但他们却各怀鬼胎,想的是争夺皇权。其中最有心机的是萧绎。萧绎与萧纪同生于508年,只是比他这个八弟大月份。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母为阮令嬴。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526年出任荆州刺史、使持节、都督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此人文才了得,虽然只有一只眼,不便捧读,但天天命书童念书给他听,博闻强记,著述丰富,可谓千古一帝。

侯景之乱时,梁武帝曾遣人至荆州宣读密诏,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行事。然而,梁武帝天大的最后希望却化成了泡影。萧绎并没有立即发兵勤王,而是在思考怎样自保和夺取皇权。梁武帝饿死台城后,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儿、河东王萧誉与兄长、邵陵王萧纶,并击退另一位侄儿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兄弟、叔侄间惨烈的火拼由此拉开大幕。

驿动的心

萧绎这位独眼藩王有着两面人格。他一面号召各地的藩王救驾,一面又防备他们跟自己争抢宝座。萧纪派长子萧圆照率兵三万,打算归萧绎节制,共讨侯景。但萧绎却命圆照屯驻白帝城,不得东进。萧绎又写信给萧纪,说蜀地的人生性强悍,容易暴乱,难于安抚;你就在蜀中镇守,讨伐侯景的重任呢我担起来就是。听听,萧绎不愧兄弟中文才的翘楚,说得真是动人。

兄长的劝阻不但不能安抚萧纪那颗驿动的心,反而激起他争强好胜的冲动。凭啥子继承皇位就是兄长们的事?凭啥子小兄弟就不能中原问鼎?心有不甘的萧纪又遇到了想升官发财的部下和儿子。他的长子萧圆照比他还积极,拼命怂恿他在蜀中称帝。当然,老子当了皇帝,他就是当然的太子嘛!萧纪心想,此时侯景作乱,梁国无主,抢先登基,必得天下。于是,552年四月,萧纪在吹捧和颂歌声中于成都称帝,取年号为“天正”。萧纪果然立萧圆照为太子。这个“天正”,跟先前萧栋的年号一模一样。于是有人穿凿附会,说“二人之天,止得一年。”二人为天,一止为正,这个拆字游戏,竟不幸言中。

当年八月,萧纪亲率大军从外水东下,企图攻占荆州,再取江南。湘东王萧绎也调兵遣将,令护军陆法和屯守巴陕以拒之。十一月,萧绎也不甘落后,于江陵称帝,改年号为承圣元年,是为萧梁元帝。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萧纪、萧绎兄弟这次为争夺天下不仅要打得头破血流,甚至要以命相搏了。为了激励将士们勇往直前,萧纪在出征前祭出了重赏的法宝。素来节俭的他这回高调炫富,将积攒了十几年的金银全都拿了出来,命人铸成一斤重的金饼1万个,银饼5万个,每一百个装一箱,共装了金饼100箱,银饼500箱。在出征仪式上,萧纪把这些金灿灿,银闪闪的金饼银饼摆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光芒夺人眼球。他对众将士说,打胜了小仗,就发给银饼;打赢了大仗,就发给金饼!大家好好干,荣华富贵就在眼前!看着这些熠熠生辉的金饼银饼,将士们被刺激得热血沸腾,群情激昂地要求马上出征。志得意满的萧纪率领数万雄师,顺外江浩浩荡荡地向江南飞驰进发。

金饼刺激法

萧绎听到弟弟萧纪出兵的消息,迅速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派人封锁瞿塘峡口,截断长江。二是请求西魏出兵,进攻成都,来个围魏救赵。

一场兄弟之间的大战在瞿塘峡口打响。萧绎的部队在峡口南北两岸修筑城堡,用铁索将江面截断。萧纪的舰队无法通行,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命令士兵也在长江南北两岸修筑了十四个城堡,站稳脚跟,相互对峙。然后再步步为营,夹岸攻击前进,以突破铁索封锁。为了激励将士,每次开战前,萧纪都让人把金饼和银饼从箱子里取出来,悬挂在桅杆上,宣布谁立下战功,这些金饼银饼就归谁。将士们在金饼和银饼的激励下,士气高涨,勇猛作战,连战皆捷。大家都盼着能将金饼银饼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但奇怪的是,回来后萧纪却只是嘴里夸奖,并不兑现金饼银饼。

原来,萧纪虽然聪明过人,但却十分吝啬,这些金饼银饼分量也实在太沉,价值实在太高,他实在舍不得天天发出去。他心里也许后悔这金饼、银饼铸得太大,但如果不大不沉又怎样能有刺激性呢?在这种矛盾的心理驱使下,萧纪只好能推则推,能拖便拖。胜仗打了不少,金饼、银饼一个不发。有胆大的将士要求面见统帅请赏,萧纪知道无法搪塞,只好让侍卫转告说自己身体有恙,一概不见。随军征战的宁州刺史陈智祖,坚请萧纪分发金饼银饼犒赏将士,萧纪整死不干,陈智祖竟痛哭而亡。

时间一长,萧纪的金饼刺激法就不管用了。再瓜的人也看清楚了,萧皇帝挂出来的金饼银饼是看得见,得不到,大家再怎么拼命也只能望饼兴叹。此时蜀中又传来消息说,西魏的军队已攻下汉中,就要打到成都了。萧纪的部下多为蜀人,听说家乡失陷,人人都想打回去。但萧纪断然拒绝了部下的要求。不过萧纪也在想,到底是进是退?照这样打下去,恐怕也难以取胜。于是他派度支尚书乐奉业赴江陵向萧绎求和。哪知乐奉业也实在瞧不起萧纪忽悠、欺骗将士的行为,反而向元帝萧绎交了实底,说蜀军人心涣散,一击即溃,千万不要同他讲和。

转瞬间雪崩

萧绎一听大喜过望,便于553年7月命令部队反攻,一举夺取了蜀军三个城堡。其他14个城堡的守军一见,便逃亡的逃亡,投降的投降,萧纪大军转瞬间雪崩。萧纪慌乱中乘龙船撤退。萧绎的游击将军樊猛在长江上率军截断了萧纪大军的退路,萧纪只好顺流而下。樊猛乘胜追击,蜀水军也大败,投水而死者达八千余人。樊猛用战船连成环形阵,把萧纪的龙船包围在中央。樊猛得到军令,绝不能让萧纪活着逃走,于是带人跳上龙船,闯进萧纪的卧室。樊猛挺着长矛直奔萧纪。萧纪心惊胆战,一边绕着床跑,一边从床旁的箱子里掏出一袋金饼扔给樊猛,请求说:“这袋金饼给你,送我去见七官一面!”萧纪嘴里的“七官”便是指七哥萧绎。樊猛冷笑着说:“天子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杀了你,这些金子还不都是我的?”说罢,一矛将萧纪刺翻,再复一矛,将萧纪结果了性命。

萧纪的第三子萧圆满见父亲被围,驾船快速驶来援救,也死于乱刀之下。他的长子萧圆照等不久后也被萧绎部下捕获,全部遇难。萧绎还不解恨,下令将萧纪开除族籍,改姓饕餮。

更为可悲的是,萧纪不但没有得到整个梁国,而且连自己苦心经营了17年的益州也很快被西魏大将尉迟迥占领。尉迟迥遂被任命为西魏的大都督、益州刺史。从此蜀中又陷入了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的局面。

萧纪最终一败涂地的表象是舍命不舍金饼,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他失去了将士的信任与拥护。他用金饼游戏了将士们的感情,也游戏掉了自己多年来在蜀中将士心中建立起来的威信,最终游戏掉自己的性命,当然,也包括全部金饼银饼。他以诚信振兴了蜀地,却以失信丢掉了江山和生命,这出千古悲剧值得后人深思。

遗迹:武陵寺

萧纪死后,他在益州的功绩被萧绎全盘否定。但蜀地老百姓却没有忘记他。萧纪曾在今眉山市彭山区东三十里操练水军,后人就在该处修建了一座寺庙,名为“武陵寺”,用以纪念他,可惜后来毁于战火。该区锦江乡现在还有个武陵村。

新闻推荐

群众眼中的“水火英雄” 眉山市彭山供电公司员工盛恩利20年为民服务纪实

“恩利,是你吗?我就说你从来都是一喊就到。”104岁的康佩群边说话边伸着手好像在寻找些什么。盛恩利赶紧迎上去,康婆婆一把...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