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村”的春耕图 抓好疫情防控 有序复工复产③

眉山日报 2020-02-27 01:42 大字

张雄在观察葡萄发芽情况。种植户给葡萄铺地膜。村民忙着搭建新膜。果园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点,值守人员为进出村民测量体温。“土专家”为村民传授葡萄种植技术。春耕物资充足。

□本报记者 王莉 文/图

“农药、肥料、薄膜都到了,订购了的农户快来拿。”“毛老板,你预定的化肥到了,都给你拉过来了,有空过来点下货。”“好的,我马上过来。”……2月21日一大早,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种植户的微信群便热闹起来。

眼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也是一年春耕生产的起步期。走进果园村,随处可见葡萄种植户戴着口罩忙碌的身影。肥水管理、搭建新膜、“一对一”上门授课,“无接触”式农资配送……在疫情防控下,一幅春耕生产的生动画卷,正在果园村铺开。

不误农时

田间地头忙不停

“最近天气还可以,要是连续出一个星期的大太阳,我们家的葡萄新芽就都发起来了。”2月22日上午9时,果园村的葡萄种植户毛平戴着口罩在葡萄园里给葡萄树施肥。“要想结出高品质的葡萄,基础工作很重要。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保持好土壤的水分和营养,这样更利于果树结果。”

果园村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是有名的“葡萄村”。目前全村有标准化、安全绿色优质的葡萄种植面积5200余亩,拥有紫脆无核、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等40余个高端葡萄品种。当地大部分村民都从事着与葡萄产业相关的工作,毛平是其中的一员。

毛平是果园村4组村民,原本在外地工作。后来,凭着一股子干劲,他选择回到家乡,开始创业种植葡萄,成为一名“新农人”。今年是他种植葡萄的第3个年头,目前他种植了近30亩地的葡萄,主要有巨峰、红提、美人指等品种。“为了防控疫情,我们村也采取了封村、封路等各种措施,阻止村民相互聚会、串门走亲戚等。”家门出不去,园子进不去,葡萄正等着管理,毛平被困在家里干着急。

“年前,我在专合社预定了1吨多的肥料,疫情当前,我还在担心肥料怎么运进来,园里的葡萄再不施肥,今年就麻烦了。这下好了,肥料拉拢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农资到了,毛平高兴极了,第一时间拿着肥料到葡萄园里施肥去了。“现在施的是水溶剂肥料,帮助葡萄树增根;等到下半年,再施秋肥料。”

当日上午10时,刚刚施完肥料的毛平没有闲着,又开始整理棚子里的地膜。“肥水管理搞好了,葡萄的品质才会好,才能卖得起价。现在是特殊时期,工人比较难找,葡萄园里的小事就自己先做了。”毛平介绍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他加强了对园里葡萄树的管理,希望到时有个好收成。

同样,果园村3组的吴林种植葡萄已经有10余年,他熟练掌握了滴灌、水肥一体、生物防控等技术。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忙着搭建新膜。“别小看这10亩地的葡萄,要是管理得好,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吴林说,年前事情太多,没来得及换新膜。“这不,薄膜一到货,我就拉回来赶紧换上。”

看着薄膜陆续上棚,吴林脸上挂满了笑容。“去年的葡萄市场还可以,刚出来就被抢购一空;今年要是顺利的话,收入还会增加。”

足不出户

农资农具送货上门

“你预订的农资已经送到了。2吨化肥、2吨薄膜、20袋竹架,你记得清点一下,有什么问题及时打电话联系。”“好的,有事电话联系。”2月21日一大早,果园村自强葡萄专业合作社副会长杨建华把种植户预订好的农资产品送到其家门口,不到两分钟,双方就完成了一次配送。

眼下已进入春耕时节,疫情之下,购买肥料、农药等农用物资成了种植户心中的难题。“我们专合社在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采取电话预约、微信预约和送货上门的方式,加大农资上门配送力度,多渠道保障农资供应,确保葡萄春耕生产不受影响。”杨建华说。

杨建华种植葡萄近20年,是果园村的“种植老手”,也是自强葡萄专业合作社的一名“乡土专家”。哪个时间需要做什么农活,哪个季节需要什么农用物资,他了然于心。如今,他在合作社里主要负责农资配送。“只要村民有需要,在微信群或者电话里‘吼’一声,我这边把配送信息记录好,等统计得差不多了,就将农户们的订单统一发给厂家。”杨建华一边说,一边翻看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配送农户的花名册。

“以往,农资配送车会直接把农资拉到我家的葡萄园里,然后我再配送到各家各户;现在由于疫情原因,农资配送车到了村口疫情防控劝导点,便不能进村了。”杨建华说,厂家的配送车到了村里的劝导点后,就直接开到村上的安置小区广场,然后由值守人员对车辆和农资物品进行消毒,并登记相关信息。

同时,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村上还统一安排各组组长组建了村社干部运送队,帮村民把订购的肥料、薄膜等农资物品送到家,真正实现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农资物品。在果园村2组,记者见到种植户张超时,他正在家中码放早上刚送到的竹架。“本以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葡萄生产要‘泡汤’。现在好了,农资来得及时,今年我家20余亩地的葡萄收成也有了保障。”

杨建华说,在全面落实好人员备案登记、消毒、体温检测等管控措施的前提下,通过线上预订、线下配送的服务模式,既减少农户相互接触,又能保障农业生产不耽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对一授课

“土专家”走村入户

“防疫生产都要抓好,莫扎堆、莫扎堆……”近段时间以来,果园村党支部书记李永伟的声音通过小喇叭,传到了村民们的耳朵里。

“现在家家户户都忙着下地耕作,但是疫情防控还是不能放松。”李永伟说,他们通过入户宣传、微信等方式,告知村民出门下地干活时,一定要戴口罩;干活的时候拉开距离,尽量不扎堆,切实做好防疫春耕两手抓、两不误。

疫情防控期间,果园村共设有11个疫情防控劝导点,其中只留有一个点位可以进出,村社干部对进出流动人员进行详细排查。“土专家”张雄正是其中一员。

“村上每家每户几口人,每天谁出门、啥时回来,我这都有记录。”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逐门逐户地摸排已经成为张雄的日常,“特殊时期,一个人需要扮演多种角色。”

“化肥,薄膜充足不?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春耕的重要步骤,这一步做好了,果树长得好,才能结出好果子。”2月24日,在果园村2组脱贫户刘霞的葡萄棚里,张雄正一对一给她讲解如何做好葡萄春耕工作。

“现在是春季备耕时节,我们特意组织了12名‘土专家’成立乡土人才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了解种植户的农耕需求,做到防控生产两不误。”李永伟介绍说,只要一个电话,“土专家”便将技术送上门,一对一进行技术指导,让种植户能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刘霞是果园村2组的村民,家里种植有21亩地的葡萄。疫情期间,她响应政府号召,在家按“兵”不动。“疫情无情,可农事不等人,田管不能放松呀!”眼看着已进入春耕时节,刘霞很是着急。看到微信群里“土专家”的联系方式,她立马打通了对方的电话。

“多亏了村两委的帮扶和技术指导,我们家才能脱贫,才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刘霞介绍说,她和家人不是彭山本地人。2006年,因家乡修建水库,他们一家从雅安市汉源县移民搬迁到了果园村。早在6年前,她家开始种植葡萄,因为没有技术,产出的葡萄品质不好,卖不出好价钱。“当时,别人家卖六七元一斤,我们家的就只能买三四元。”为此,果园村两委组织有技术的党员,采取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帮助刘霞一家发展葡萄产业。

如今6年过去了,刘霞家葡萄种植的规模不但扩大了,而且品质也提高了。“以前只有自家园子的那几亩地,后来又承包了10多亩。2016年我们家也脱贫了,过上了好日子!”刘霞说。

“有了专家手把手教学,今年的疫情也不会耽误春耕。”看到大棚里渐渐冒出的葡萄新芽,刘霞脸上挂满了笑容,“目前农资物品准备很充足,我对春耕充满信心,相信今年的葡萄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新闻推荐

战“疫”路上的守望者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眉山故事⑥

宋宇在检查过往车辆。工作中的宋嘉威(戴蓝色口罩者)。黄莉抽空与家人通话。彭山三中老师正在线上授课。代玮(左)给村民送生活...

彭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彭山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