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有方 村规来“搭台” 村民唱“主角” 从“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入选村看如何推进乡村治理(中)

眉山日报 2019-12-24 08:15 大字

□本报记者 姚永亮 席涓 唐晓征

乡村治理,药方咋开?

记者通过对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彭山区果园村、丹棱县狮子村、青神县百家池村的走访调查发现,尽管村情不同,但自治与民主是通用的良方。3个村因地制宜,创新方式,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村民议事制度,推行接地气、有约束的村规民约,激发群众群防群控的积极性等,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翁、乡村发展的受益者以及最终评判员,形成了匠心独到的乡村治理经验。

决策民主

“村里的事儿村民说了算”

一条蜿蜒曲折的产业路,环着百家池村的四片山,从山脚延到山上,直达村民杨尚华家门前。这个全村最偏远的人家,终于告别步行,把小汽车直接开到了屋门口。

“没有路,出门不易不说,种的椪柑也运不出去。”很早以前,杨尚华就盼着修村路,甚至自己出钱修了一段机耕道,因占了邻居土地还闹了纠纷。“修路不是好事么,可为啥修不起来?”提到修路,杨尚华有一肚子话。

如何化解群众“心结”?2014年年初,百家池村筹备村民代表大会,议题就是修路。杨尚华眼看愿望要成真,逢人就游说、拉票,促成了这条7.3公里长、5.5米宽的椪柑产业环线的诞生。

“村里的事儿村民说了算。”百家池村党支部书记刘如祥说,在乡村治理中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并成立理财监督小组和质量监督小组,让村民参与到村级项目、事项的决议与实施中,还事于民、还权于民。

这条产业路修通后,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被激发,村“两委”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今年相继表决通过的“岷江大道附近住房风貌改造”“产业带小火车”“椪柑博览园”“污水池建设”等8个项目,正在火热实施中。

经过村民票选的项目,干得如何,谁来监督?果园村的廉情监督委员会发挥了大作用。廉情委不仅要与村党支部班子、村委会共同就村级事务财务管理进行“三委会审”,还要参与村级项目的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财务支出及资产处理情况的审核,事务、财务的审核与公示等。“事前、事中、事后多一层把关,确保村干部决策‘不摆摊子’。”果园村廉情委主任倪术均说。

在乡村治理中,一方面组织群众难,一方面群众参与难,上级政策和村里的大小事务如何有效传达落实?狮子村从2014年7月起,每月18日定期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既有乡土味浓的文体活动,还有丰富有趣的“百姓讲坛”,在寓教于乐中开展政策宣讲、议事决策、农技培训、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党组织工作,成为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如今,到了日子,不用谁通知,党员和村民就会自觉来参加活动。

村规民约

“立了规矩就要较真儿”

“秸秆禁烧常态化,不能一处冒烟烟……‘村规民约’你有没有签字,认不认罚?”

2017年夏天,百家池村妇联主席周慧勤拿着“村规民约”找上了张嫂子的屋头。看着签了字、按了手印的“村规民约”,平时爱说爱聊的张嫂子一下子抹不开嘴。

村里的很多事,看着问题都不大,如采用法律手段,程序复杂,伤了和气;道德审判又缺乏约束力,很难奏效。制定接地气的“村规民约”就成了有效办法。

记者发现,百家池村、果园村、狮子村的“村规民约”尽管内容不同但都充满了乡土气。这些广泛征集意见的村规经集体表决后公布,更有像百家池村一样制成了小册子,挨家挨户送过去签字、按手印。“有违反约定的,我们会在党群大会公布,就是要形成约束。”刘如祥说。

“立了规矩,就要较真儿。”在“村规民约”的执行上,果园村党支部书记李永伟认同百家池村的做法。为了较真儿,该村打出了“村规民约与文明评判”的组合拳,将监控和日常巡逻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在村“文明曝光台”及时曝光。“日子长了,自然能影响村民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榜样’与‘先进’在乡村治理中有股春风化雨的力量。”狮子村党支部书记邓树华说。

狮子村坚持开展评选“好儿媳”“好儿子”“孝心敬老家庭”“优秀代办”“优秀党员”活动,评选出的这些人已成为村民心中的“明星”;文艺队排演的《连心肉》《独一无二》等节目,在浓厚的乡土情中寓教于乐。去年7月,该村还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主张不攀比、不铺张浪费、文明祭祀、婚事新办等乡风新尚。

果园村通过“文化果园”“新尚果园”“和谐果园”系列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年5月开展的“党员明星”“最美楼道”“最美家庭”评选以及道德讲堂活动已在村民中形成了口碑。

百家池村在实物奖励上下了一番功夫。今年的“七一”活动,不仅评选出人居环境整治先进示范户,还为每户送上了扫帚与盆景等,激发群众的荣誉感。

群防群控

“生活越来越好,不容得人搞破坏”

黝黑、开朗、干劲儿足,创业青年、葡萄种植大户、联合农场党支部书记……

10年前,土生土长的果园村人张雄放弃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前后流转土地上百亩,几经波折后,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户。“标签”越来越多,根也越扎越深,乡里乡亲的变化全看在了眼里。

“生活好了,矛盾纠纷就少,大家相处和谐,治安案件就少了。”令张雄感受深刻的,不仅有红火的葡萄产业,还有越来越和谐的治安环境。“村里的巡逻队天天巡查,安全感满满,我的农场连围网都没用。每年举办葡萄节期间,村道上的汽车一辆挨着一辆,依然秩序良好。”张雄说。

不上围网、秩序井然,折射的正是果园村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态。

近年来,果园村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先后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姜妈妈谈心室”、红袖标巡逻队、法律服务队、“均均和事佬”服务队等公共服务管理五支队伍。针对村民搬进果园小区的新情况,健全、完善了“楼道长+均均调解+小区党支部”的三级调解机制。楼道长及时发现、应对居民之间矛盾纠纷的苗头和倾向,“均均和事佬”则讲亲情、说友情、叙爱情、谈邻里情,多情融合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往往到了调解的第二级,矛盾已经烟消云散了。

百家池村的“红袖标”则深入到网格,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和反常迹象,消除治安隐患的盲点。针对村民的矛盾纠纷,村级调解员还形成了周一例会制度,汇总上周的情况,商量调解办法,保障每周至少一次下到网格,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今年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2起。

“生活越过越好,不容得人搞破坏。”作为狮子村治安巡逻队的一员,村民何龙祥每天从村委会巡查到村组,不仅练就了一双“察人观色”的“火眼金睛”,更锻造出一副关心村务的“热心肠”。看到哪家哪户流出了污水,乱扔了垃圾,他会找到村民,有啥不对就说啥。“搬进新小区,环境比城里还要好,大家心头高兴,就更要维护好!”

新闻推荐

握住“金钥匙” 跑出“加速度” 彭山工业经济量质双升 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年产8.7万吨光电显示、半导体用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在四川珂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产品做无菌处理。现场抢工期...

彭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彭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