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园村:种好猕猴桃 念好“致富经”

眉山日报 2019-08-31 02:21 大字

猕猴桃园。

□本报记者 梁昊 文/图

乡村名片

悦园村位于彭山区义和乡,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201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24元。曾经,悦园村是市级贫困村。经过多年的奋斗和积累,如今,该村不仅成功摘掉“贫困帽”,还被评为省级“四好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彭山区幸福美丽新村,走出了一条依靠种植猕猴桃振兴乡村的蜕变之路。

8月29日,记者走进彭山区义和乡悦园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在乡间田野里穿梭,道路两旁的果园成片连接,村民们在猕猴桃园里忙着采摘猕猴桃。

多年前,悦园村是一个市级贫困村。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悦园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致富路。

抓住特色资源

破解发展难题

悦园村辖区内没有自然河流,因此常年缺水。除水源制约外,该村还常年饱受资源匮乏、产业落后等影响。2011年以前,该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亩产值只能达到2000多元。

怎样才能带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如何振兴悦园村?

转机发生在10年前。为破解发展难题,悦园村党支部先后前往成都蒲江、广元苍溪、陕西梅县等地考察学习猕猴桃种植经验后发现,该村400多米的海拔高度、土壤酸碱度等地理环境是抗猕猴桃溃疡病的最佳环境,再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红心猕猴桃是该村的最佳品种选择。

“引进特色林果产业,调整种植结构,举全村之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经多方考察研判,2009年,悦园村决定在当地试种需水少、市场价高的猕猴桃。由于前期准备工作足,再加上有各地经验铺路,该村首批试验种植的100亩猕猴桃十分成功。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看到发展前景陆续回乡,从城市建设者“摇身一变”成了乡村园区业主,农村留守老人的积极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

有了成功先例和经验,2011年,该村决定进一步调整农作物产业结构,加大猕猴桃种植规模,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植猕猴桃1200余亩,成为彭山区第一个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猕猴桃的行政村。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乡村巨变。截至目前,规模化种植的猕猴桃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产业5户共27亩,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务工200余人,猕猴桃亩产产值早已突破万元。2016年,悦园村顺利摘掉了“市级贫困村”帽子。如今,该村已发展种植面积4000亩、年产值6000余万元的猕猴桃产业园,品种包括红心、金艳、东红等7类,全部采用精耕细作、精准施肥。该村九成以上村民都从事着与猕猴桃产业相关的工作,其中有种植业主70余户、家庭农场50余户。除了大面积种植猕猴桃外,该村晚熟柑橘种植也达到1200亩。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为了进一步解决生产问题,更好地服务猕猴桃产业链,该村大力投资硬化生产道路、新建沟渠、整治山坪塘、新建蓄水池,并组织猕猴桃种植培训,为猕猴桃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自2011年以来,该村硬化产业路31.5公里,修建沟渠32.9公里、蓄水池42个、观景台4处,并在猕猴桃园区内修建园区介绍牌、线路指引牌等,不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后,该村陆续成立了彭山区果业商会、红阳猕猴桃协会和5个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农资等“抱团”模式减少果农种植成本,帮助当地村民发展,同时为村民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种植技术,提升种植效率和效果。

积蓄产业优势

发力广阔前景

近年来,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悦园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来了。

“目前,全村已实现规模化种植,但我们起步晚、底子薄、产业链短,没有融合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且村里土地流转已经很充分,许多村民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却面临无地可租的境况。”对于新出现的问题,该村党支部书记周留德看得分明。

面对当地土地资源供不应求,该村早已做好应对准备。“这里没有更多的土地资源了,那我们就把技术带到外地,去别的村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周留德说,现在已经有成都蒲江、广元苍溪、陕西梅县的客户来悦园村收购猕猴桃,运到当地后再以当地的品牌进行零售。“由此可见,继续延伸产业链是悦园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周留德介绍,该村将谋求新的创业路子,努力创建打造自己的猕猴桃品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把以前传统的“摘果下地、就地销售”的单一销售方式转变为集分拣、包装等加工工序为一体的集成销售方式,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减少中间商环节,同时结合电商平台等现代销售手段,变过去的“以吨为单位销售”为将来的“以斤、个为单位销售”。周留德算了一笔账,“如果按部就班发展下去,销售方式进一步细化、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后,悦园猕猴桃每公斤单价上涨空间至少可以达到12元。”

为满足当前消费者对生态果的需求,该村还致力于开发产品溯源系统。“今后消费者每买到一颗猕猴桃,只需要扫描果子上贴的二维码,就可以由此溯源看到其产地、耕种时间等信息,让消费者吃得透明、吃得放心。”周留德说。

塑造文明乡风

守护绿水青山

站在高处眺望,十里芙蓉长廊连接谢义路与猕猴桃园区。谢义路从悦园村辖区内穿境而过,距眉山工业大道入口处仅1.5公里,连接眉山东坡区与成都新津,交通便利。正在规划的西山旅游环线经公义镇、谢家镇、义和乡、保胜乡,建成后将带动整个西山片区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悦园村就处在该旅游环线核心带,西有喻沟天然林和双凤水库,东有华夏幸福工业园,既有风景可欣赏,也有园区可带动产业链发展。

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生态景色,既是悦园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当地人真真切切的“金山银山”。

“现在大家的腰包鼓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村子最近几年的变化,该村10组村民周秀林深有感触。如今,悦园村家家户户都通了天然气、自来水,群众生活品质大大改善。随着农村深改工程、村民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乡村治理工程等相继实施,村民逐渐形成了自觉守法、依法的良好风气,村民整体素质、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大幅提升。

“以前村民干活时烧柴草、休闲时就打牌,生活方式单一且不环保,还容易养成懒惰思想。”作为乡风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周秀林对村民们的转变一一看在眼里,“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加强,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休闲时在庭院种花养草,聚会聊天的话题都围绕着创业等,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村里至今没有农家乐,三产与一产还没有有机融合。”周留德说,很多村民看到了发展空间,如李建群家庭农场、长町轩家庭农场等5户农家已经表明了发展三产的意愿。为此,该村积极探索村民和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发展民宿,将集中打造一批民宿及猕猴桃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旅游“零突破”,拓宽集体增收新路子。

如今,走进悦园村,干净整洁的农家别院错落有致,与村内宽敞的产业路交相辉映,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已悄然绘成。

新闻推荐

彭山区为276名学生发放公益助学金

仪式发放现场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唐晓征记者常坚文/图)8月28日,眉山市彭山区举行2019年公益性助学金统一发放仪式,为156名大...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