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区深化河(湖)长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川经济日报眉山讯 (雷卓鸣 记者 常坚)在眉山市彭山区公义镇农乐村,说起现在的变化,村民觉得变化最大的莫过于这块柑橘地和一旁的通济堰。之前,这块柑橘地并不存在,当时由一家占地50亩的养鸭场占据了柑橘地现在的位置。养鸭场不仅年出栏量达到20万只,而且生产中的粪便和污水还被发现直排于通济堰中,让周围的村民是苦不堪言。
今年60岁的刘洪亚是土生土长的农乐村人,说起通济堰现在的变化,刘洪亚感慨道:“自从2017年养殖场关停以后,明显感觉水干净了,周边也没有了气味,村上的环境好了很多。”
现如今,通过控污截源,养鸭场遭到了拆除。农乐村在养鸭场的原址上建起了60亩的柑橘种植地。通济堰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老百姓也觉得环境变好了,种植柑橘也有了更多的收入。
近年来,彭山区以“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为指导,全面深化河(湖)长制,促进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据数据显示,1—6月,六条市管河道平均水质与去年同期对比,消除劣Ⅴ类水1条、Ⅴ类水2条,Ⅲ类、Ⅳ类水质流域均上升100%。
除积极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外,如何打造绿色生态的幸福宜居之城,该区也正以着力改善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的态势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在岷江观音段边,几十位工人正顶着烈日,加紧对“黄金滩”汇口段防洪治理工程进行施工。
据了解,岷江“黄金滩”汇口段防洪治理工程总投资为4370万元,在全长2610米提防建设中,将利用生态混泥土这一技术优势,在实现安全防护的同时又能推进绿色生态的建设,为岷江河堤提供更大的绿化面积。
“目前,我们正进行生态混泥土和框格梁的施工,预计工程完成以后能够提升沿线的防洪标准到20年一遇,增加绿化面积大概3万余平方米,使我们岷江岸边体现出生态水清岸绿的景象。”区河道管护站负责人说。
持续改善的水质,加上生态工程的施工建设,也使得像夜鹭、池鹭、赤麻鸭等珍稀野生动物多次出现在彭山区境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的美好生态愿景也逐步在寿乡大地实现。
新闻推荐
网格员为居民讲解安装ETC的好处。本报讯(记者王莉文/图)为积极落实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相关要求,加...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