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告诉你,刘禅为何是三国在位最久的皇帝 以孝扬名的李密 与被误读的刘禅

四川政协报 2019-08-03 00:53 大字

从成都一路向南,进入眉山市彭山区境内行驶不到20公里,便来到一个叫做保胜乡的地方。见过“龙门村”路标后,紧接着闪现的另一路标,便是我要找的目的地——“李密故里”。木牌上的字告诉我,没错,这就是作于1700多年前、被誉为“千古散文绝唱”的《陈情表》作者李密的故居。

颇让人意外,与各种喧嚣之下的名人故居不同的是,龙门村至今还守着一片难得的宁静。池塘、菜地、民房,宽敞的院坝,三株古树,忙着打牌的乡亲们……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李密为何拒绝入朝

李密先后生活在蜀汉和西晋,要历史地研读《陈情表》,就得弄清晋武帝司马炎治下的西晋,还有后主刘禅治下的蜀汉。

历史像个万花筒,看得人眼花缭乱。司马炎和刘禅,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先说司马炎。当时,“三国鼎立”的格局正在发生倾斜,魏国在连年征战中占据上风。曹家天下被司马氏掌控,司马氏首先选择要打击的目标,就是蜀国。

公元263年,蜀灭,三国鼎立变成了魏吴两国南北对峙。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咸熙二年十二月(公元266年2月),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逼迫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魏元帝曹奂退位,即位为帝,定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晋武帝。但祖辈和父辈留给司马炎的,并非全是一片光明的未来。新君称帝,曹氏宗族并不会善罢甘休,鲜卑族大规模叛乱,五胡南下的预演迫在眉睫。

长达10年的战争让司马炎和他的西晋王朝筋疲力尽。直到蜀亡17年之后,司马炎方拿下东吴。当然,这是后话。

却说,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之际,司马炎只能采取怀柔政策,其重要举措之一,便是大封西晋功臣,笼络蜀汉旧臣。短短几年间,司马炎封了57个王,500多个公侯,一批原在蜀汉供职的官吏入洛阳为官。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李密等蜀汉官员悉数被征召入朝,李密被任命为太子洗马。这是辅佐太子的官职,是太子的侍从官。召李密进宫为太子洗马时,司马衷才9岁。司马炎一心想找个好老师来教育他,找来找去,得知蜀汉旧臣李密仁孝博学,不禁喜出望外,立即将从五品的太子洗马封给李密,并督令当地官员,务必把李密请到洛阳任职。

时年44岁的李密,并未对新君的开恩表示感恩戴德,反而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缘由,递上《陈情表》,以表恳辞。

让我们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洞悉李密恳辞的动机和背景——

史载,晋武帝称帝后,举国上下奢靡成风,京都洛阳就有两个出名的豪富:王恺、石崇。这个王恺,便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父。

《世说新语》就记载了一个王恺与石崇斗富的故事:南中郎将石崇听说王恺家里洗锅用饴糖水,就命家人用蜡烛当柴火烧。看热闹的人们纷纷扬扬传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作为皇亲国戚的王恺当然不甘示弱,他命人在家门前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奢华装饰轰动洛阳城。石崇闻讯,让人用香料来粉刷墙壁,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

晋武帝闻讯,竟然觉得这样的比赛有趣,就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珊瑚树赐给王恺。因为是皇家的稀罕之物,底气更足的王恺,以为胜券在握,特地请石崇和一批官员上他家吃饭。宴席上,王恺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众官员都为这罕见宝贝所惊叹。只有石崇在一旁冷笑,他顺手抓起案头一支铁如意,轻轻一砸,珊瑚当场粉碎。若无其事的石崇叫随从把家里几十株珊瑚树搬来让王恺挑选,看得王恺目瞪口呆,只好认输。

原来石崇出身豪门,其父石苞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因为征讨吴国有功,获封安阳乡侯,累官南中郎将、荆州刺史等。荆州刺史期间,石崇搜刮民脂民膏已成家常便饭,甚至还杀人越货。一些外国使臣或商人经过荆州地面,石崇一律“雁过拔毛”。就这样,石崇成了当时最大的富豪。

有一个叫傅咸的大臣为之痛心疾首,上奏晋武帝说,这样下去对国家大大不利。晋武帝看了奏章,根本未予理睬。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逸闻趣事像风一般传遍了朝野,李密当然也能听到。用今天的话解释,这个现状与他自己所崇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背道而驰。从内心深处而言,他肯定不愿跟那些人同流合污。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李密在《陈情表》里所透露出的,是一种莫名的愤怒与无奈。

刘禅何以成“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再来看看刘禅。

有一个问题浮出水面,既然李密如此怀念旧主,那么人们不禁会问,蜀国有什么值得他坚守与怀念的?蜀国的灭亡,刘禅是直接责任人。刘禅治下的蜀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灭国,刘禅称帝共41年。我们很难想象,刘禅竟是三国时期所有君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

诸葛亮逝于公元234年,至公元263年蜀亡,刘禅还继续做了29年皇帝。也即是说,这29年蜀汉王朝的存续,是没有诸葛亮的“后诸葛亮时代”。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时27岁,42岁那年辅佐后主刘禅,11年间,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操持着蜀国的一切。

故而在后人眼里,刘禅除了贡献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成语之外,基本上没什么作为。

历史告诉我们,诸葛亮光环照射下的刘禅,的确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而“后诸葛亮时代”的刘禅,才是一个真正的后主。

陈寿的《三国志》里,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有这么一段话:“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射君是谁已不可考,但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诸葛亮对射君称赞刘禅的智慧,射君又将这赞辞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地予以勉励。诸葛亮不是阿谀奉承之人,刘备也颇有知人之明,由此可推刘禅非鲁钝之人。

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对刘禅也有不错的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一个“敏”字,也可说明阿斗不是愚蠢之人。

“益州疲敝”。诸葛亮举全国之力的北伐之战,刘禅原本是不太赞成的。他曾委婉相劝:“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显然没听他的意见,北伐决议一旦形成,十分“讲政治”的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前方北伐,刘禅后方补给,虽然最后败北,他还是竭心尽力当好“后勤部长”。

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刘禅立即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连日伤感,不能上朝。当灵柩运回时,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

人们都知道武侯祠是诸葛亮的“纪念堂”,殊不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汉昭烈庙。“昭烈”是刘备的谥号。也就是说,这里本来是刘备的“纪念馆”。诸葛亮死后,刘禅一直没有给他立祠,直到后来,才在定军山修了一个庙。刘禅在世时,成都只有先主庙,没有武侯祠。刘禅死后,其牌位也供于先主庙内。直到南北朝时期,人们才把诸葛亮挪进先主庙,慢慢占了一个位置。没想到香火兴旺,绵延至明代,正式成了君臣合祀庙,并改名为武侯祠。

有意思的是,也就在那时候,刘禅的牌位换成了他第五个儿子刘谌。

诸葛亮死后多年,邓艾军队兵临城下,刘谌劝说父亲:“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刘禅听从了陈寿老师谯周的建议,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投降。据说刘谌闻讯,便杀妻斩子,哭诉于祖庙,自刎殉国。后人感念其刚烈秉性,是个男人。用他取代了其父。谯周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曾写下《仇国论》,其中留下名言:“处大国无患者,恒多慢;处小国有忧者,恒思善。”当然,这是后话。

没有了相父的蜀国,进入到“后诸葛亮时代”。刘禅果断废弃了丞相这一职位。

应该说,刘禅还是有较高的情商与谋略,他不仅将张飞的女儿纳为皇后,还把自己女儿许配给关羽的孙子。其目的不难看出,除了父辈情谊之外,刘禅是想牢固这种关系,做给天下看。刘禅治下的蜀汉,经济稳定,社会安宁,人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宁静生活。

或许有人会质疑,既然如此,为什么蜀汉在《三国演义》中最先走向灭亡?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此处并非粉饰这位后主。客观分析蜀汉灭亡,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既有“刘备集团”起势晚、家底薄、国力弱等先天不足的客观现实,当然也有刘禅及其智囊确实非出色之辈等主观因素。

《晋书·李密传》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由此可见,像李密这样的蜀中官员,对刘禅的政权还是十分认可的。

蜀汉社会镜像的一个生动写照

温饱后方知礼仪。作为一介平民,从李密的家世与成长经历也可看出,在蜀汉,儒家礼仪已经深入人心。不然,李密的“孝”,不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传颂。

当时还没有以科举论功名。寒窗苦读多年,李密成了有一定知名度的读书人,先后被推举为“孝廉”和“秀才”。举孝廉始于汉朝,乃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以“孝”闻名乡里的李密,人云“博览多通、机警辩捷”的李密,由此进入了蜀汉政权的通道。后主刘禅先后任命他担任尚书郎和侍郎等职。

尚书郎系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办公厅秘书”。这个官职始于东汉,专门选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李密出生于公元224年,出生6个月即丧父,4岁时母亲何氏被逼改嫁,他是由祖母抚养成人的。虽然其祖父李光曾任东汉朱提太守,但家境并不富有。而另一方面,李密的童年和少年虽然清苦,应该说生活还算不错。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他有机会识字读书,这在一般贫穷家庭,是不易实现的。

据《晋书·李密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陈情表》中则有“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之句,从中可见蜀汉的教化与民风。

说到《陈情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篇传世佳文——《出师表》。“两表绝作”均出自四川,故有学者认为,当时的“蜀汉文化”同“魏晋风度”不相上下。

可以说,李密和他的《陈情表》,就是蜀汉社会镜像的一个生动写照与缩影。

李密是精通心理学的高手

李密以孝闻名于世,这一点恰好与晋武帝“以德治国”的口号不谋而合。司马炎要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李密是一个极好的典型人物。

令司马炎没想到的是,李密却不配合他的表演。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平心而论,身在官场的李密不是不想做官,只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出来做官。他更关注的是“为谁当官”“什么时候当官”“当什么官”。在这些问题不明朗之前,李密韬光养晦的心态就可以理解了。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李密心里十分清楚,轻慢皇帝,违抗皇命是要杀头的。他一方面要掌握好“辞不就职”的火候,另一方面要讲够“此时不第”的理由。

李密深知自己是蜀汉旧臣,如果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这就极其危险了。所以他在落笔之时,是经过十分周详的考虑的。

最为直接的信号,便是《陈情表》总共29个“臣”字中,有27个“臣”字是李密的自称。可以说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李密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归根到底,还是不敢让晋武帝有半点不开心。

李密深知,要千方百计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到晋武帝的价值观体系中去,而“孝”正是最好的粘合剂。言下之意,我不出来做官,完全是为了供养祖母,也是为了顺应你弘扬的“孝”。他断定,在“孝”面前,司马炎就是再恼火,也不好龙颜大怒。

自古忠孝难两全。李密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即先尽孝,后尽忠。也就是说,既可以继续为官,又可以韬光养晦。“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臣下我今年已经44岁了,祖母已是96岁高龄,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入情入理入泣的表述,其目的旨在打动晋武帝。

事实上,《陈情表》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不仅仅因为一个“孝”字,而是将“孝”进行出神入化地处理之后,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透过《陈情表》不难看出,李密不仅是作赋为文的妙手,也是精通心理学的高手,更是深谙官场文化的老手。

据说晋武帝览此表后,叹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感动之余,“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

李密“活在了未来”

李密写完《陈情表》一年左右的时间,刘氏就去世了。在家守孝两年,李密便被外放到河南任温县县令。温县乃晋武帝祖地,分封到各地的王侯每年回乡祭祖,都会刮地皮般寻求供给,温县百姓不堪重负。

李密到任后,为改变此风,特设宴巧妙相劝:“今圣上以‘孝’治天下……如过多向百姓索取,将有损皇恩,失去民心。”果然奏效,后便再无此现象。

今天看来,李密的这一职位,应该也是晋武帝精心考量的。

李密后任汉中太守,修水利、重田耕、轻税赋、办教育,使汉中富甲一方。

“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人生结局不免让人唏嘘。

李密逝于晋太康八年(公元287年),葬于彭山县凤鸣镇龙门村。民国《彭山县志·疆域》载:“治北龙门桥去不一里,即为晋李密墓。碑为咸丰六年知县李吉寿题。”

纵观李密一生,没有骄人政绩,亦非大忠大奸。然而有晋书专门为他作传,想来就因这篇《陈情表》。

没能“活在当下”,却“活在了未来”。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让后人铭记,李密也不枉此生了。

■章 夫

新闻推荐

聚焦飒爽英姿 展示雄壮军威

日常训练。业余时间在阅览室“充电”。精神抖擞。组织三公里武装越野。维护枪支。日常队列“齐步走”科目训练。整理内务...

彭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彭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