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返乡创业农民工系列报道之⑥ 发展绿色农业 带领村民致富 记东坡区返乡创业农民工程丽红
程丽红在自家猪舍里干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钟烨
刚刚过去的春节,眉山全市有13.07万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与家人团聚。
曾经,家住东坡区永寿镇永德村的程丽红也是农民工返乡大军中的一员,而现在,她是东坡区认定的252名新型职业农民之一,自家猪舍里存栏商品猪近2000头,300余亩各类柑橘果树明年即将挂果见效,果园一旁是用于养殖水产的池塘……从农民工到“新型职业农民”,程丽红身份的转变,缘起于她三年前作出的一个决定。
返乡创业 感受帮扶温度
今年42岁的程丽红,曾与丈夫一同在北京的各个建筑工地上打了12年工,不管是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还是抹砌墙体、搬运建材,苦活重活她样样都能干,夫妻俩一年能有十多万元收入。
打工生涯注定与亲人聚少离多,2016年春节,程丽红回到家中过年,发现父母亲干活不再像以往一样利索,即将上小学的儿子也与自己不那么亲热了。两口子一商议,决心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在家乡创业,也便于照顾老人、陪伴孩子。
“在外出打工之前我从事过一段时间的生猪养殖,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所以当时创业就准备干老本行。”程丽红说,虽是重操旧业,但十多年前的传统养殖方式已经落伍,自己文化程度也不高,看书学技术事倍功半,只好向村两委求助。
村支部书记得知程丽红的想法后非常支持,除及时通知她参加从市到村开展的各级农技培训、带领她前往彭山等地的大户处参观取经外,还主动为她谋划创业方向,“现在养殖业也讲究绿色发展、规模化发展。生猪、柑橘都是全区的农业主导产业,能享受贷款贴息和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而且种养循环养殖生猪短期见效、种植柑橘长期增收,绿色环保的同时效益还高!”
敲定了创业项目,程丽红东拼西凑筹措所需资金,连刚买没几年的新房也用于抵押贷款,经过多处比选,最终在柳圣乡石榴村流转了312亩土地开始建设农场。由于对投入预料不足,加上工价与建材、设备价格上涨,程丽红的资金出现了缺口。在这紧要关头,是当地干部多方奔走协调,为她争取到了一笔80万元的创业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不忘恩情 助力乡村振兴
困难解决了,2016年底,程丽红的“叁成家庭农场”基本建成。近4000平方米的猪舍里,育肥区、保育区、限位区划分有序,温控通风、粪污干湿分离、沼气处理等设备一应俱全,300亩山坡在统一整理后栽上了爱媛、大雅与清见等优质柑橘品种,覆盖整片果园的滴灌设备管网也全部安装完毕。在程丽红夫妇与工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猪舍次年就出栏了生猪3500头,而养猪产生的粪污经过设备处理,转化为生态肥料,被果园全部就地消化,一棵棵柑橘树生长得郁郁葱葱,农场的经营管理走上了正轨。
“我的整个创业过程,从思路谋划、技术支撑、手续办理到资金筹措、政策补贴、基础设施支持,都离不开党政干部们的关怀。我只有尽心经营好农场,带动周边乡亲致富增收,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程丽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前在她的农场里,有10余户困难群众长期务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每月1500元以上收入。在她的带动下,周边群众发展柑橘种植80余亩,程丽红不仅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与生态肥料,还承诺将来与自家果实一同销售,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去年下半年,柳圣乡跨村联合组建东山党委,下辖果树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3个功能型产业链支部,协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在支部带动下,程丽红开始尝试把水产养殖结合进当前的种养循环体系中,并准备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种、认养、认捕等新模式,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从而推动农产品电商化、品牌化。
“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这个‘职业农民’肯定要紧紧跟随,同时当好致富带头人,带领农户种养适销对路的产品,把产业做大做强,发展兴旺!”对于未来的幸福生活,程丽红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胡静在国外学习交流时的生活照。(受访者供图)胡静在准备教学视频的录制材料。胡静在为学生上课。一头干练的短发、一身清新...
彭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彭山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