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符漂汤”

眉山日报 2019-01-25 07:02 大字

20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神州大地,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川西彭山,踏青郊游成为许多人假日休闲的常见生活方式。伴着这个时代的潮流,在岷江边的一块河滩地上,一个名叫“符漂汤”的饮食品牌应运而生,迅速风靡彭山,远播四方。

彭山岷江东岸,春天桃红李白,菜黄草绿,秋天硕果满园,香飘四野,是踏青郊游的好去处。但那时岷江彭山段还没有大桥,去往岷江东岸,需要从乌龟嘴登上渡船横渡岷江。虽然出行不是那么方便,但去往岷江东岸踏青郊游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常言道:有人潮的地方就有商机。当地一位姓符的人颇有经济头脑,他看到游客下船之后,必须通过一片开阔的河滩地带,于是就在距渡船口约20米,人流当道的河滩地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小屋,开起了小饭馆。

有了好口岸,生意自然兴隆。但符家人并不满足于出售一些家常川味小菜,为了招揽更多顾客,他们将目光瞄向了传统的“连锅汤”。他们结合当地食料资源,另辟蹊径,对“连锅汤”进行改良、创新,最后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菜,并取名“符漂汤”。

“符漂汤”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先将猪骨、鸡肉、鲫鱼慢火熬成浓汁,然后放入番茄、粉丝、小鱼、酥肉、炸肉丸、心舌、肉片、鸡肉、腊肉、海带、蔬菜叶等,用大火煮沸转小火慢炖,适时加入食盐和胡椒粉调味,最后撒上葱花,一盆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符漂汤”就完成了。食用时,配上一碟经过特殊处理过的红油蘸水,在盆中夹一块菜,在碟子里蘸一下,入口美不胜收。

因荤素皆有,汤菜齐全,味美色香,价格适中,“符漂汤”问世后,一时声名鹊起,人们纷至沓来,端坐林间,临江把酒,一边品尝菜肴,一边畅谈古今,好不快哉!

1994年,岷江大桥通车了,坐渡船过河的游客逐渐稀少,“符漂汤”的口岸没了昔日风光。符老板审时度势,及时将“符漂汤”开进了城里,以满足更多顾客的需要。如今,“符漂汤”越开越大,分别在洪雅、丹棱、东坡、乐山、成都开了分店,成了彭山饮食文化的一道金字招牌。

彭祖故里,川西民情淳朴浓厚,寿星彭祖饮食文化代代传承,“潘鸭子”“秦肥肠”“王血旺”等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仍是“符漂汤”,因它总是让我想起那段远逝的青春岁月,萦绕心间挥之不去,对故乡的怀念,也因此更加清晰芬芳。

(彭山区档案局供稿)

新闻推荐

工业大道彭山段北段建设有序推进 预计主体工程将在春节前全面完成

工业大道彭山段北段施工现场。本报讯(记者雷卓鸣文/图)近年来,彭山区全力推进各项交通项目建设,在“融入成都、同城发展、无...

彭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彭山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