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稳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彭山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综述

眉山日报 2019-01-25 07:02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允浩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彭山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于2018年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一年的扎实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市容市貌有了极大提升;各分指挥部牵头实施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工程均按方案稳步实施,对照标准积极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2018年3月,彭山区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设立了8个分指挥部,由相关区领导担任分指挥长,并分别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创卫指挥部办公室,落实了场地、人员和工作经费。区委把创卫工作纳入全区重点目标考核内容。

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工作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多次开展现场踏勘和工作研讨,摸清家底,对市政设施建设、集贸市场管理、垃圾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等提出整改意见,并建立工作台账。区领导主持召开了多次工作专题会,从资金来源、组织实施等方面逐项敲定创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分指挥部组织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按照工作实施方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每月向区创卫办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区创卫办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对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开展督查,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2018年9月,彭山区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三创”办,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队伍,出台了《眉山市彭山区“三创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包保责任制实施方案、督查办法(试行)、问责办法(试行),进一步健全了工作机制,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突出重点领域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彭山区最终敲定实施的创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计49项,其中计划2018年内完成的30个、2019年完成的19个,计划总投入35.8亿元。

目前,计划2018年完成的项目已有迎宾大道道路黑化、张纲路1段道路建设、新职中道路黑化、漏罐子污水治理整改工程、城区主次干道灌缝、道路机械化养护中心建设、客运中心改造、供而未用土地打围、城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龚家堰水库水源地保护、城区学校食堂改造、安装碱厂路口红绿灯、修建公交站台、公交回购及新置等项目完成建设,除极个别项目进入扫尾阶段外,其余项目均按期完成。计划2019年完成的19个项目正常推进。

以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

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自去年8月以来,彭山区扎实开展了以环境卫生、广告店招店牌、交通秩序、河道、集贸市场、洗(修理)停车场(店)和城中村、棚户区、城郊结合部专项治理为内容的“九个专项治理行动”,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与管理。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去年10月开始,彭山区委、区政府开展了“十二个专项整治”、“十乱”整治、“六小”行业集中整治、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旱厕整治、城中村和城郊结合部集中整治等行动,开展了“人人争当城市美容师”等主题活动,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目前,城西农贸市场改造基本到位,管理逐步规范;城北农贸市场改造有明显起色;城南市场改造工作已经启动;蔡家山临时农贸市场已关停使用,蔡山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已接近尾声,今年3月将投入使用;取缔了2个违规临时市场。城区277座旱厕改造全部完成,新增公共厕所14座。累计清除各类“牛皮癣”小广告3万多张(处),收缴各类传单5000余份。在华西路安装了18盏LED灯,维修路灯98盏,更换损坏电缆约180米,城区亮灯率达到了95%。清理“僵尸车”66台,查处车辆乱停乱放1100起,增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2370个。整治“六小”行业600余家。城区机械化清扫率已达90%以上,主要街道保洁时间达到16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

新闻推荐

坚持两个标准 当好四个角色 弘扬四种精神 同心同德 推动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振兴繁荣

本报讯(记者唐晓征)1月18日,彭山区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工业发展大会。区委书记罗万东出席会议。他说,一直以来,民营经济和...

彭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彭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