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法机关“平安有我 ‘数\’说眉山政法2018” 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寿乡”新名片 彭山区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亮点解读

眉山日报 2019-01-10 07:56 大字

法治宣传轰轰烈烈。网格员热心服务群众。(资料图片)广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资料图片)

刘正国 廖文凯 文/图

编者按

2018年,全市政法机关在市委和省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防风险、补短板、强拓展、树品牌总体思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亮点纷呈,形成了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眉山政法经验、眉山政法品牌。为生动讲好眉山政法故事,传播好眉山政法声音,即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全市政法机关“平安有我,‘数’说眉山政法2018”系列报道。

宜商宜居,是一座城市的境界;安居乐业,是一方百姓的诉求。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是评判平安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彭山区委、区政府心系百姓平安,紧紧围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大局,以“平安创建”为抓手,多管齐下、上下联动,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翻开彭山区“平安创建”成绩单,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让人欣喜。

——密织“网格”。截至目前,该区216个网格的223名网格员共协助法院成功送达法律文书294件,提供被执行人线索467件,提供破坏环境、涉黄涉黑、违法搭建等线索141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份,开展政务服务宣传9000余人次。

——狠抓“调解”。坚持调解跟着矛盾走,着力推进调解工作“六化”建设和调解组织“八进”,有效遏制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非涉稳型矛盾纠纷2950件,化解2714件,化解成功率92%。

——创新“矫正”。规范社区矫正监管教育有特色,新建两个社区劳动教育基地,每星期定期组织服刑人员参与劳动。2018年以来,该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182人,累计解矫社区服刑人员146人,无脱管社区服刑人员、无重新犯罪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0.2%以内。

“彭山举全区之力实施品牌战略,激情打造寿乡新名片,网格化、大调解、社区矫正只是其中的三个亮点、三张名片,若把所有名片串联在一起,便织就了一幅和谐画卷,铺就了一条平安大道!”彭山区委书记罗万东表示。

密织网格 筑牢基层基础

家住彭山区凤鸣街道南星社区的吴锦娣,今年79岁,是一名孤寡老人。2018年5月31日,老人在家提水时不慎摔倒。因其寡居多年,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摔倒后,她只能给千里之外的侄儿打电话求助。

远水救不了近火。吴锦娣的侄儿吴学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社区网格员张柳琼的电话。张柳琼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将老人送到医院救治,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推着老人照片、打B超,还帮老人垫付了690元的医疗费。事后,吴学纯专门从外省赶回彭山,为张柳琼送上锦旗和感谢信。

这只是彭山区网格员爱民助民、为民服务,助推“平安创建”的一个缩影。

彭山区总人口34.58万,幅员面积46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0个社区、88个村,共划分为216个网格,有专职网格员223名、农村兼职网格员6名。“近年来,彭山网格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健全制度机制为抓手,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最基本的要求严起,全面加强网格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稳固了‘平安创建’工作中的基层基础。”彭山区网格化管理中心主任徐丽红介绍说。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以“平安创建”为指导,加强网格工作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了3个突出问题:解决了乡镇(街道)网格中心、村(社区)网格管理站、网格管理员职能职责不明的问题;解决了网格长、网格管理员工作量化不准的问题;解决了网格管理员能力素质不高的问题。

分类制定标准,细化目标任务。以“平安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创新提出了“1+10”的工作机制,在“三创”工作、政务服务“上门办”、关爱弱势群体、助推“平安创建”等十大重点领域发挥作用。

健全体制机制,常态化推进工作。重点建立党政主导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网格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将网格工作作为综治工作内容,列入考核,并探索建立网格管理员“1+X”工作制度和“大网格”模式两个课题。

抓实调解 化解基层矛盾

“小红调解工作室出手,烦恼事情都没有。”在彭山区,曾被评为全国先进的“小红调解工作室”已成为大家处理矛盾、化解纠纷的好去处。“矛盾纠纷无小事。”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小红调解工作室总结出“冷却待机”“以外调外”“判例参照”“亲情感化”等调解办法,调顺了民心,调高了邻里和睦度,激活了基层“平安细胞”。

在“大调解”工作中,彭山区还创新提出了“访调对接”的办法,进一步实现信访事项即时分流和有效化解。

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四项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坚持协作配合原则;坚持自愿合法原则。二是健全组织网络体系。成立由区综治办、区信访局、区司法局共同组成的“访调对接工作联合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全区访调对接工作的开展;在区委群工部成立“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本级信访(群工)部门分流到相关责任部门需要人民调解参与化解的信访事项;在信访问题突出的部门,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工作室”负责调解有关信访事项;在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设立“信访接待窗口”,主动对接信访(群工)部门,做好分析研判,调解和分流有关信访事项;在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设立“信访联系点”,收集涉访信息,及时接收、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建立专职调解员队伍;发展兼职调解员队伍;壮大情报信息员队伍。四是建立对接机制。逐步探索建立多元联动机制、联席会议机制、排查预警机制、专业协同机制和跟踪回访机制,通过“大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于民生。

创新矫正 消除犯罪苗头

“每周星期四,我们都会定期集中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前往社区劳动教育基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三创’工作宣传、集中教育学习等。”彭山区司法局副局长高其平介绍,2018年,彭山区新建社区矫正劳动教育基地两个,每周组织普管、宽管类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开展社区服务,每名服刑人员的仪容仪表、劳动情况等,都会严格考核打分、综合排名量化,作为升级、降级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为提升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水平,推动“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发展,彭山区司法局从细处着手,分解、细化工作职责,消除了创建工作中的犯罪苗头。

基础保障再规范。由“一把手”总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到13个乡镇调研司法所办公场地使用情况,确保场地无占用;严格按社区服刑人员不低于1400元/人·年的标准落实社区矫正经费,2018年已落实社区矫正经费2800元/人·年,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下沉50%的司法行政政法专项编制到基层,确保每个司法所均有1名专职人员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矫正执法再规范。下发《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巩固年”活动;组织司法助理员、社区矫正公益人员对《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再学习、再考核,保证矫正工作程序规范、依据准确、执法得当。该区的社区矫正经验成果被写入了《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在全省推广。

教育管理再规范。建立完善了矫正小组,有针对性制定矫正方案,对社区服刑人员采用电子定位、手机定位、随机抽查报道、下村探访等方式严格监管,防止脱管、漏管;联合村“两委”干部不定期摸查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动态,坚持“监管兜底,教育先行”,开展“学、练、考”三位一体针对性教育,促使其思想转化重归社会。

在高其平看来,社区矫正是一项科学性、社会性、实用性的刑罚执行制度,很好地兼顾了犯罪人、被害人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利益,将更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

新闻推荐

彭山区卫生计生局: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

本报讯(徐宇)为进一步规范彭山区传染病防控工作,近日,彭山区卫计局组织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城区范围内的7个医疗机构肠道门...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