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乘风破浪 眉山产业齐头并进
东坡泡菜。本报记者 张忠苹 摄岷江现代农业园区蔺草种植业。盘鳌黄金蜜柚。
本报记者 李幸 文/图
核心提示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之时,岷江之滨,东坡湖畔,东坡故里眉山,也随着时代的节奏步伐铿锵。
从隶属乐山管辖,在探索中进入改革开放到建区设市,各项事业快速推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总量不到5亿元,到2016年迈入“千亿俱乐部”,达到1183.35亿元;从最初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到现在形成到区县、到成都的半小时经济圈;从农业打头阵到工业成为发展主引擎,三产结构不断优化;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000元到如今这个数据增加了10倍……一串串喜人的数据,让所有人惊讶于这座古老而年轻城市的沧海桑田。
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从1500多年的历史中走来,踏着东坡文化浸润的足迹,插上改革开放腾飞的翅膀,眉山,见证了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经历着发展的“眉山速度”,正在更广阔的天地中书写发展的华章。
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眉山经验”复制推广
秋末冬初,收获的帷幕展开,彭山蜜柚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时节。这段时间,在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刘文均承包的柚子林里,采摘柚子的大工程正在进行:专业采摘队娴熟地将个大饱满的柚子摘下入筐,负责搬运的员工来回穿梭于柚子林,前来装货的卡车空箱而来,满载而出……刘文均将一切看在眼里,十分高兴。
改革开放40年,刘文均是见证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商大潮袭来,刘文均跟着“下海”,在福建靠着做水果生意发家。在深化农村改革前期,刘文均回到家乡,从最初承包100亩土地种植红心柚,到现在发展近千亩……一次次“改革”,给刘文均带来的是一次次机遇与前景。
改革,是刘文均个人的经历;也是眉山农业发展的主题。
改革开放40年来,眉山农村发展历经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建市以来,全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都市现代农业定位,以“味在眉山”千亿产业为统揽,以“四城三园七片”为载体,着力打造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强市,全市农业发展质效齐升,传统农业全面向现代农业转变。
1997年,眉山提出“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生产方针,大规模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实施农业项目。通过历年的川中农业、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植保工程、种子工程、沼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动全市中低产田土改造100万亩,整治农田排灌渠系,完善农作物病虫防治体系,扩大优质良种生产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打好农业发展基础后,2011年,眉山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市高标准规划建设“两城三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坚持“全域产业化、全域生态化、全域景区化”思路,引领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宜居宜业宜游、一二三产相融的都市现代农业。
通过近五年的集中集约发展,中国泡菜城、中国竹艺城、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等“两城三园”各具特色,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和亮点。在这期间,眉山建成全省最大的泡菜、奶源、枇杷、椪柑、葡萄、白茶、不知火、蔺草、泽泻等九大基地。成功创建泡菜、枇杷、不知火、桔橙、优质稻米、竹编、椪柑、清见、藤椒、脐橙10个“中国特色农副产品之乡”。培育了东坡蔬菜、彭山葡萄、仁寿枇杷、洪雅茶叶、丹棱不知火、青神椪柑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品牌。其中,东坡泡菜产值破百亿。如今,眉山集合区域内优质、生态、安全的特色产品,打造“东坡味道”千亿产业,让特色农产品摆上全国餐桌,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各地,致富农民、发展企业,实现共赢。
农业形成特色,各农业园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打造农业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如今,眉山深化农村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通过整合包装流转土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公开挂牌流转;采取行政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坚守农村基本土地制度不突破和金融风险整体可控“两条底线”,这样的农改模式已在全省复制推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雷卓鸣)昨(13)日,记者从彭山区获悉,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该区从12月7日起...
彭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彭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