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1+N” 助推彭山农产品“从田野走上餐桌” 本报记者 唐晓征
9月17日,黄丰镇丰华村村支部书记罗明军在“四川村长论坛”中为该村捧回“四川十佳产业兴旺村”的称号。沉甸甸的奖牌背后,是丰华村40余年间孜孜不倦对柑橘产业品牌与品质的深耕与发展。
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彭山区,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的开展品牌建设,不仅成功打造出“彭山田野·礼”“彭祖”等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更有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培育出“紫红园”“果怡”葡萄,“奇艳”“雷雷”“彭丰”柑橘和“谢家”“欣钰”中药材等品牌10余个,在全区形成了公共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众星拱月、星罗棋布”的发展格局。
公共区域品牌“皓月当空”
浏览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之彭山馆,红心猕猴桃、葡萄、金针菇等当季农产品正在热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彭山田野·礼”。被冠以“彭山田野·礼”的农产品,必须符合严苛的农产品检测标准,且产品具有可追溯性,能够查阅农产品的种植过程及各项检测指标。
“彭山农产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领先的管理技术,品质良好。然而,由于存在着业主散、乱、多的问题,品牌效益不大。”谈及“彭山田野·礼”等公共区域品牌诞生的背景,全程参与其中的四川省田野里供应链管理公司董事长汪志伟告诉记者,“公共区域品牌应运而生的同时,就承担着提升整体区域农产品品牌价值的任务。”
品牌价值的底气来源于品质的把握与提升。围绕“种中国最好的水果”这一目标,近年来,彭山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农产品提质增效提供保障,建立了区、乡镇、生产主体三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和“眉山市彭山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并与省对接,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尤其是全面启动农产品溯源体系,严把农产品出口关,用市场倒逼标准的统一。
此外,从2015年起,彭山还成立区属国有企业正兴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引导全区500多户规模种植家庭农场组建联盟发展服务公司,建立溯源体系,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倒逼种植业主实行标准化种植和规范管理,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只有符合条件和产品检测标准的会员产品,才能授权统一使用“彭山田野·礼”“彭山耘集”等品牌。
对品质的追求最终赢得回报。如今的彭山,形成了全国最规范的设施葡萄基地、西南地区优质晚熟杂柑基地和红心猕猴桃基地。观音镇葡萄园区被授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示范点”称号,被认定为“万亩特色葡萄示范区”,“彭山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全区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3个、绿色食品(葡萄、柑橘)认证2个。
个性化品牌“星罗棋布”
金秋九月,记者来到彭山区黄丰镇丰华村、双塘村,目之所及皆是成片的柑橘林,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再等一个月,爱媛38号便到了采摘上市的时节,次年的1-5月份则是春见、不知火、清见等品种次第采摘上市的时节。届时,这里将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农业丰收图景。
“每年这个时候,到镇上运输柑橘的挂车能连满5公里,入驻的13家快递公司接单、打包、发货没有停歇。”说起黄丰柑橘的兴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长军颇为自豪。
黄丰镇柑橘产业的兴旺,离不开对品质与品牌的坚持。尤其是品牌建设,黄丰镇更是全区新型农业业主自建品牌的典型。据介绍,黄丰镇农业合作社众多,打造的农产品品牌星罗棋布,亮点较多。比如双丰果品合作社、三交界果品合作社、鑫隆专业合作社等,打造出“奇艳”“彭丰”“三交界”“傲丰”“雷雷”等众多柑橘品牌。各合作社以品牌打造为统领,以市场要求倒逼品质提升,统一种植标准,严格检测标准,建立产品溯源体系。产自丰华村的“奇艳”柑橘,还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24项质检标准。
而对品质的孜孜不倦以及对品牌的打造,又助推黄丰柑橘产业越做越强。该镇柑橘种植产业从2005年的1.2万亩达到如今的3.5万亩,定价也由过去的“客商说了算”变成“产品说了算”,产值达到3亿以上,线上线下各类销售渠道畅通,更有一些农户摇身一变,成为网销大户。
无论是公共区域品牌,还是农业主自发建设的个性化品牌,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助力彭山农产品提质增效与产业升级。如今,越来越多的客商慕名来到彭山,他们正将彭山的各类农产品从田野里运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餐桌之上。
新闻推荐
彭氏后人彭忠东多年来编纂家谱、人物志呕心沥血。彭家聚会。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史记》曰: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
彭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山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