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抓四治理 全力助推“河长制”落地见效

眉山日报 2018-06-12 06:53 大字

本报讯(见习记者 王莉)近日,记者从彭山区获悉,自该区“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来,彭溪街道作为彭山区流域污染治理重点乡镇(街道),突出问题导向,重点针对辖区内岷江、彭溪河和湄州河污染现状,认真梳理排查污染源头,扎实开展日常巡查保洁,通过“两抓四治理”,全力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

以两项工作为主要抓手,确保“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开展。一抓“河长制”工作体系建设。街道成立了书记为河段长,主任为副河段长,各班子成员、流域经过的村(社区)书记、主任为成员的治污领导小组,下设河长制办公室。街道与各村、巡查员、保洁员签订了责任书,每条河流配备1名街道巡查员、1名村级巡查员和2-4名保洁员。实施“一河一策”精准解决河道管护突出问题,形成常态化管护格局。通过反复查,摸清了河道岸线占用、拦网、排口等点源问题,形成了系统详尽的“一河一档”,并将调查情况上图明示,挂图作战、定点消除。二抓“河长制”制度体系建立。建立彭溪街道河段长工作制度、河道巡查制度和河流污染举报等制度,同时建立起“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运行规则、信息报送和信息共享、“河长制”管理考核办法和督查制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河长制”运行、管理、监督、考核体系。

以四个方面为治理重点,力求“河长制”工作落地见效。一是日常河道巡查保洁治理河道污染。安排专人每天负责清扫沿河垃圾,打捞河内漂浮物和开展文明劝导,街道、村级巡查员每天对以上情况进行巡查,并将巡查情况和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情况记入台账。二是关闭沿河畜禽养殖治理污染源。三是河岸共治构建治水新格局。四是实施土地流转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湄州河流经的兴崇村土地流转率已达98%,由经营业主种植葡萄、红心柚和蓝莓等水果,有效减少了过去广大散户种植蔬菜、水稻等滥用化肥农药对河流的污染。

据悉,去年以来,彭溪街道和村投入60万余元,清理河岸各类垃圾30余吨,修建、改造周边垃圾池20余个。清理岷江、湄州河和彭溪河河道淤泥15000余立方。对于规模以上及以下畜禽养殖户进行全面整治,关闭沿河畜禽养殖户12家,杜绝粪污直排现象,基本解决了规模畜禽养殖对辖区流域环境的污染。今年,投入200余万元实施彭溪河改造景观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堡坎,人行天桥修建、河边道路硬化、种植花草、树木等生态景观打造正有序推进。彭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镇还将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构建治水管水长效机制,根据2018年河长制工作要点,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大力度,强化督办,力促河长制工作精细化、常态化。

新闻推荐

端午小长假高速不免费 这些易堵点注意绕行

■天府早报记者王小瑾本周六,今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小长假端午节将拉开帷幕,不少有出游计划的人,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

彭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彭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