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与蒲江秋山阁
◎杜荣辉(诗人)
长秋山是眉山和蒲江的界山,自古人文荟萃,早在汉代便是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之一,为蒲江古八景之首,素有“长秋仙迹”之称。其主簿峰海拔虽只有898米,但站在山巅,环顾四周层峦叠嶂,千山万壑,气势雄伟;远处蒲江、眉山、彭山、新津、邛崃几县的田原、河川尽收眼底;遥望西北,连绵的雪山白雪皑皑,运气好时,还可望见峨眉山金顶。这里生态绝佳,即使是炎炎夏日,也是凉风习习,诗人于此留下了“穷年月照丹枫落,终古云封白露稠”之句。
汉代主簿王兴、唐著名女冠杨正见、明代主簿齐敏等都曾在此结庐隐居。位于峰顶的道教圣地太清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曾受到宋朝三位皇帝的重视:宋徽宗赐予真济庙之额,宋高宗封庙神为昭应侯,宋孝宗加封为昭应永利侯。据《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书记载,南宋著名教育家、哲学家,蜀学集大成者的魏了翁及其家人曾建秋山阁于长秋山主簿峰。此处,与同在长秋山顶的南宋鹤山书院遥相呼应,为居住、读书的绝佳之地。魏了翁家族包含魏高二姓,本为一体,一门九进士,在长秋山及山下眉山、蒲江等地留下了许多传说和诗话,影响深远。至今眉蒲两地的许多长者都能熟稔地说出“水打长秋脚,举子进士千千出”的民谚。
魏了翁《贺新郎·次韵费五十九丈,题秋山阁有感时事》写道:
霞下天垂宇,倚阑干、月华都在,大明生处。扶木元高三千丈,不分闲云无数。谩转却、人间朝暮。万古兴亡心一寸,只涓涓、日夜随流注。奈与世,不同趣。
齐封冀甸今何许。百年间、欲招不住,欲推不去。闸断河流障海水,未放游鱼甫甫。叹多少、英雄尘土。挟客凭高西风外,问举头、还见南山否。花烂熳,草蕃蔗。
在暗淡的南宋,魏了翁的爱国丹心与赤子情怀溢于言表。魏高家族子弟九进士皆文韬武略,出将入相,有三人担任过副宰相。魏了翁之兄高稼更是在抗蒙前线以身殉国。魏了翁在长秋山写过一些诗词,其中一首《临江仙·茂叔兄生日》:
占断人间闲富贵,长秋应是长春。前山推月上帘旌。缓觞燖旧友,勾拍按新声。
时倚晴空看过雁,几州明月关情。知君早已倦青冥。时来那得免,事业一窗萤。
魏了翁一生行迹遍布汉州、眉州、靖州、潼川、江州、遂州、泸州、福州等地,他是什么时候居于秋山阁呢?宋理宗绍定四年,魏了翁复职,绍定五年返乡后便与家族欢聚于此。魏了翁侄儿高斯得《中秋独坐有感》诗中写道:“追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
幽芳池,即后世所称魏了翁洗墨池。《眉山县志》载:“太清古观,……山南,池约半亩……色黝。相传为宋魏了翁读书遗迹。旧有碑,今剥落。”至今,蒲江民间仍广为流传着《魏了翁洗墨透蒲泉》的传说,便是发生在秋山阁的故事。
“南方共宗鹤山老”的魏了翁在长秋山,前来拜谒与求学者络绎不绝,魏了翁及其书院培养了高斯得、吴泳、游似、牟子才、王万等著名人才。秋山阁的生活给高斯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后来去外地做官,还写诗怀念,他在《邓侍郎再和予亦再答》写道:
烟雨凄迷主簿峰,伤心蕙帐十年空。
梦魂吴蜀千山隔,归路湘江一水通。
壮舄相看均是客,虞卿何事独嗟穷。
天涯邂逅诚多幸,许挈诗囊入社中。
自宋以降,明清至今,长秋山仍是远近学子隐读的场所。清代嘉庆年间,太清观便开办了天灯书院。咸丰年间,贡生彭体元、秀才左殿华等于山顶卧牛寺后建三圣宫及魁楼,并于魁楼两旁建书屋六间,供学子阅读,直至民国时期于战争中焚毁。上世纪八十年代,乡人在长秋山洗墨池遗址附近修建了群贤殿,塑了魏了翁等人之像,供乡人缅怀。近年,每到寒暑假期,也间或有学子寄居在此,勤奋读书,可谓文脉相承。
新闻推荐
记者近日从省财政厅获悉,截至2018年4月底,中国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基金已决策审批在川投资9个项目,拟投资近70亿元。目前...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