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治理毛河流域 臭水沟变美丽景观河 本报记者 李勇军 陈燕利 文/图

眉山日报 2018-04-20 07:08 大字

整治后的彭山区谢家镇李山村毛河河道两侧美景。

河边绿柳依依、鲜花朵朵,河内流水潺潺、白鹭悠闲……这样的美景不是出现在哪个景区,而是曾经被称为臭水沟的毛河。如今,经过综合整治后的毛河已经脱胎换骨,并逐渐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喜人巨变:从臭水沟变景观河

4月10日上午,记者站在东坡区太和镇新桥村毛河岸边,向南北两侧望去,河内流水潺潺,数只白鹭悠然地在河面嬉戏,它们有时把头扎进水里,有时扇动翅膀贴着水面低飞,而更多的时候则是优哉游哉地“漫游”水上。

村民刘定全住在距离河边不到15米的地方。他介绍,以前的毛河就是一条臭水沟,“河水黑黢黢的,臭气熏天!”

“毛河太和段全长5.8公里,治理前,周边有畜禽养殖户50户、工业企业10家、砂石厂3家、居民生活污水点3个。”太和镇党委书记钟彬介绍,由于居民的生活污水、企业生产污水直接排进毛河以及肥水养鱼、河边养殖畜禽等,使毛河受到极大的污染,逐渐让毛河水质变臭变黑。

摸清原因,就当对症下药。河长制推行后,太和镇立即开出药方:全力加强垃圾清理处置,对毛河流域按照“全段、全域、全覆盖”原则进行清淤、疏浚、护坡、堡坎;全力整治工业污染,对毛河流域涉及的10家工业企业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全力整治农业污染,对毛河流域各类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整治,关闭并拆除50家养殖场;全力整治生活污水,在人口相对集中地修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对毛河沿岸分散农户的生活污水采取户或者联户进行处理。

“同时,我们还全力加强绿化美化,规划毛河水岸绿化线11.2公里。突出毛河源头、镇江桥、毛河汇流口三处河段节点打造,集中力量将毛河打造为全省河流治理的样板。”钟彬表示,通过一系列的整治举措,如今毛河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岸线绿化显著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水清了,河畅了,家园更美丽!”毛河实现了“脱胎换骨”,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等问题不见踪影,一系列变化,刘定全看在眼里、乐在心中。“水质越来越好,我也不能当看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热心的他主动将河岸边的耕地流转给村里,踊跃支持水岸绿化建设,盼着草茂粮丰、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景象在家门口精彩呈现。

跨界联合:环境治理不分界限

河流污染,表象在水中,根子在岸上。河流周边企业排放污水、农业面源污染……从根源上维护河流生态环境,仅靠一个区县单打独斗不行,必须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进行系统治理。

“毛河,起于彭山区保胜乡,经谢家镇、义和乡、凤鸣镇,到东坡区太和镇,干流全长17公里,辐射沿线10多万名群众,是这5个乡镇的‘母亲河\’。”为让毛河碧水清流重现,彭山区也积极联动开展河流治理,全力做好管水治水工作,力争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美景。

关停整治养殖场,截至今年2月底,毛河沿线已关停养殖场134户、完成治理367户,实现了全域“零污染、零排放”,有效消除了畜禽养殖污染。建污水处理厂,其中谢家、保胜、义和以及凤鸣城西污水处理厂将在今年6月全部竣工投运;凤鸣城南污水厂提标迁建项目,总投资1.8亿元,力争今年年底投入运行;对流域8个居民聚居点及小区投资3000万元,采取安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方式,最大限度收集处理居民聚居点生活污水,今年6月将竣工投运。调整产业结构,彭山区引导有实力的业主流转毛河周边土地,截至目前,毛河流域500米范围内已累计流转土地1.23万亩,产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户;同时推广栽种柑桔、猕猴桃、葡萄等经济作物,以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农业代替过去的散户种植,从根本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毛河两岸绿化美化,曾经的垃圾滩,变成了美丽连片的湿地公园。“现在的毛河水清了,岸绿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看着毛河水质的巨大变化,沿岸百姓连连赞叹。  

新闻推荐

“不定时工作制” 解决群众急难事

本报讯(见习记者雷卓鸣)“以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都是工作日办理。得知彭山区推出‘不定时工作制\’,我们就提前预约,结果周末就把办好了,解决了我们企业发展的难题。”近日,四川川娃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

彭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山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