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救助体系 精准救助困难群众
本报讯(章洁 熊晓红 记者 余毅)日前,记者从彭山区民政局获悉,为了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原则,彭山区充分整合全区体制内救助政策资源,建立起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救助政策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大救助体系。通过“123+ N”运作体系(一本指导手册、两级联席会议、三级救助平台、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建立的各类慈善协会),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实现救助无盲区。
“通过建立大救助体系,便于困难群众得到精准和全方位的救助。”彭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称,该区将全区相关单位涉及救助政策收集汇编成一本指导手册,建立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分别建立“社会救助中心、救助站、救助窗口”,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平台。据了解,大救助体系将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筹集社会救助资金,统筹协调有关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并督促落实,为困难群众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常态化的精准救助、精准援助。同时,该区还鼓励乡镇(街道)成立慈善组织,建立慈善基金,接受社会捐赠,以此作为辖区内政策规定之外的补充救助。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樊邦平11月30日,本报刊登的《“农民制种家”陷入困境》报道了眉山市彭山区凤鸣街道办事处农民陈明登坚持三十余年,自费培育“超级稻”的故事后,引发了社会关注。面对财力吃紧,竞争加剧等现...
彭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彭山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