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可 手上功夫 “足下”如初

眉山日报 2022-04-08 11:37 大字

罗恩可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文/图

4月6日,阳光甚好。眉山城区桂香街,眉山人熟悉的一条老街,聚集着众多干杂店,四季飘荡花椒、辣椒、茴香等调料香,汇成市井烟火气。“小罗”的修鞋店就在这条街上。

修鞋店外的柱子上拴着蓝底白字的布条,只有“小罗”二字,随意又笃定。店里,20平方米左右的屋子被一排货架隔成两间。外间门口摆放着一台老式修鞋机,靠墙是几台打磨机、抛光机。各式各样的修鞋机器、零件,在屋子里井井有条地摆放着。小罗师傅围着棕色围裙,戴一副黑色袖套,正在修鞋机旁摇着机臂。

“小罗”师傅叫罗恩可,重庆人。即使坐着,也能看出他个子不矮,坐姿挺拔,看不出已经52岁了。

1988年,18岁的罗恩可到眉山投奔亲戚。没曾想,就在眉山成家扎根了。从最初在公园坝坝摆摊,到2003年搬到桂香街,一晃已经30多年了。

“我16岁学修鞋,正儿八经拜了师傅,还给了50元的拜师钱。”罗恩可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修鞋行当的黄金年代。为保护鞋底,人们买了新鞋,就拿来钉掌。“鞋子大多是布鞋。爱美女士穿的高跟鞋,大多是木头跟、塑料跟,她们会给鞋跟钉上铜跟,走起路来噔噔响。”20世纪80年代流行反牛皮鞋子,补鞋靠的都是硬功夫。“反牛皮鞋子有两层,上线不能用胶水,全是手工上内外线。牛皮鞋底很硬,上线前要用水发胀,不然会把牛皮底绷断。”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大多数人的鞋子都是坏了补,补了修。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鞋侧面开胶,找罗恩可补补胶,还有高跟鞋的跟掉了,需要粘粘跟。年轻的小罗师傅用一双灵巧的双手,帮无数双鞋延续了它们的价值。

如今,生活变好了,在很多地方,以往大街小巷常见的修鞋匠越来越少。罗恩可却觉得,和几十年前比,修鞋的顾客并没有减少。变化的,是大家拿来修的鞋不一样了。

“以前的鞋子好补。”罗恩可说,以前的鞋子工艺相对粗糙,手工修补就能完成。现在的鞋子更精致,为将鞋子修补得更好,他与时俱进增添了修鞋机器。对于“将鞋子修补得好”,罗恩可的标准是粘胶不掉,耐磨,穿起来舒服。

“小罗师傅,我这个鞋的底开了,您帮我看看。”“小罗师傅,这双鞋的跟能换一下吗?”……一会儿功夫,就有不少顾客来修鞋。工作的时候,罗恩可的眼睛是亮的,能感受到他的快乐。

罗恩可十分健谈,在他看来,鞋子是重要的物件,关系到走路舒适与否,顾客把鞋子交给自己是带着一份信任的,他必须用自己的手艺来回应。也正是由于这份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以及精湛的手艺,罗恩可的顾客几乎遍布整个眉山城。

“小罗师傅修鞋确实修得好,我们家一直在他这里修鞋。”“你好好给小罗师傅拍个照,小罗师傅年轻时候帅得很。”“现在不好找修鞋师傅了,像小罗师傅这样手艺好,价钱还公道的就更少了。”……这是顾客们对小罗师傅的评价。

漫长的时光滴滴答答,小罗师傅已经成了“老罗”。桂香街的行人来来往往,罗恩可的修鞋店一直在这儿。他已经习惯了这里,这里也习惯了他。

“儿子劝我别干了,也挣不了多少钱,太辛苦。”罗恩可说,但这不是挣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大家需要这门手艺。

做了大半辈子修鞋匠,罗恩可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他的修鞋店总是很热闹,无论是不是来修鞋的,大家总愿意来这里说说家常。阳光尚好的午后,罗恩可会摆上象棋,和棋友“杀”上一盘。附近刚学棋的小朋友来找罗恩可对弈,他也欣然应允。这些平凡而常见的情景,是流淌在老街的专属记忆,也给眉山人的时代记忆增添了不少温暖。

新闻推荐

盆腔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眉山市东坡区万胜中心卫生院陈学君所谓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系统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的炎症现象,常会累及周围组织主要器...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