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抓共管 共创安全有序校园周边环境

眉山日报 2022-04-06 07:08 大字

少先队大队委员们与商家交流沟通。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莉 文/图

众所周知,上学、放学时段,学校周边环境往往面临交通拥堵、垃圾乱扔、人流密集等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眉山全国文明城市的名片越擦越亮,校园周边环境常态长效治理也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近日,记者走访眉山市第一小学,通过该校多方协力构建和谐、安全校园环境的举措,探寻眉山市长效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的成功经验。

多方沟通

共创美好校园周边环境

“阿姨,请您在店铺门口放一个垃圾桶,这样可以方便大家扔垃圾,减少垃圾乱扔的现象。”

“叔叔,麻烦您提醒一下到店里买东西的同学,告诉他们不要乱扔垃圾。”

“阿姨,您的电瓶车要放在划线区域里面,等会儿放学人多,放这里不安全。”

……

3月28日下午,临近放学时段,眉山市第一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委员们三两成行,与学校附近商家和前来接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表达“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的愿望。

当天放学时段,学校每个班级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出校门,家长们接到孩子迅速离开。校门附近没有流动商贩,各个临街商店门口都摆放着一个垃圾桶,有学生买完东西,拆封的垃圾顺手就丢进垃圾桶,校园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我大孙子就是这里毕业的,现在,我小孙儿又在这里上二年级了。”在校门外等待接孙子的市民吴女士说,以前一到放学时段,校门外卖零食、玩具的流动商贩就纷纷而至,吸引孩子们围观,给本不宽敞的道路制造“堵点”,同时,孩子们有时还会将零食、玩具包装袋乱扔,校园周边环境很差。“现在完全不一样,校园外干净整洁,交通又通畅。”吴女士说。

“我们校园周边环境不断向好,与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分不开。”该校德育主任彭晓兰介绍,学校长期以来都对学生进行相关文明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联防联动,实现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有机融合,努力推进校地、校警、校群联动联防联治,打造文明、安全、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为缓解接送学生时段校门外交通拥堵的现象,学校与交警部门沟通,将校门外一些固定停车线擦除,改为临时停车位,方便家长接送学生。同时,每天上学、放学时段,交警部门还派出警力到学校周围路口和道路进行现场指挥,保障了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

创新开展志愿服务

家校协力护航孩子平安成长

当天,记者还在该校外看见,一群身穿黄马褂的家长志愿者正有序开展服务:他们有的来回巡逻,维持现场安全秩序;有的手拿夹子、垃圾袋,清理地上的垃圾;有的在公交站台举着“请有序上下车”的牌子,提醒大家安全文明乘车……

“学校共有44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家长委员会,每天安排一个班开展志愿服务。”彭晓兰介绍,为更好地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充分发动家长们的力量,于2019年成立了家长志愿服务队,招募家长成为志愿者,每天由一个班负责开展志愿服务。

活动中,家长志愿者会密切关注学生安全,发现异常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安办;维持秩序,提醒家长到指定地点接孩子,不要堵住学生前行的道路;捡拾路上的纸屑垃圾,提醒学生不乱扔、随手捡;提醒学生排队等车、有序上车、注意安全等。

“能配合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老师安心开展教育,我们很乐意。”家长志愿者唐东明介绍,每次志愿活动家长们都很积极,稍微晚一点,都报不上名。“我们家长在做志愿服务,对孩子们也是一种言传身教,有时候还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志愿服务,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不文明,这比光给孩子讲有效多了。”唐东明说。

家长志愿服务还得到校外热心商家的支持。在该校外经营文具店的祝晓燕主动担起了家长志愿服务队队长的职务,将自己的文具店作为家长志愿服务联络点,每天收纳志愿服务的黄马褂、帽子和垃圾桶、夹子等工具,并主动定期清洗。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眉山市第一小学形成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协调长效机制,校园周边环境持续向好。

新闻推荐

人勤春来早 农机耕地忙

近日,在东坡区崇礼镇大定桥村,多台农机正在进行翻耕作业。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今,农机已成为耕地的主角,为抢农时、争主动发...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