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破浪潮头立 扬帆起航正当时 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特色教育发展综述

眉山日报 2022-04-06 07:08 大字

校园前门全景。苏洵中学鸟瞰图。地理课程。国防课程。红色课程。

学校介绍

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地处眉山中心城区西北片区,紧邻苏洵公园、成乐高速及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区域内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硬件最优、设施最好的公办初级中学之一。学校总投入1.4亿元,占地80亩,现有31个教学班,学生1600余人,教师119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48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6人;拥有研究生学历7人,毕业于985重点高校5人,国家级获奖者2人,省级获奖者35人,市级获奖者42人,区级获奖者68人。

□卫琳霞 文/图

“教化之本,出于学校。”近千年前,北宋文豪苏洵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政教风化的根本,出自于学校。

为缓解眉山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位紧张,让更多适龄学生享受高品质的义务教育,2019年,以“苏洵”命名的全日制公立初中——苏洵中学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应运而生。

从开办起,这所学校就承载众望。能否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能否打造出优质教育品牌,让家长满意、让学生家门口安心上学?短短三年时间,这所学校给出了漂亮的答案。

深耕细作 传承学校文化根脉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它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更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

作为全国第一所以“苏洵”命名的全日制公立初中,开办之初,苏洵中学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承苏洵文化的重任。

从苏洵的人生轨迹和思想境界中,学校提炼出三大核心文化因素——“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的责任担当,“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知著”的治学励志,“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求真求新。

立足苏洵文化核心因素的启发,学校站在建设一所高品质现代化公立初中的视角,进一步倡导爱国底色、治学特色、创新亮色的“三色教育”:厚植爱国底色,培养有责任担当的公民,指向核心素养“社会参与”;彰显治学特色,培养弘毅励学有才情的学生,指向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淬炼创新亮色,培养智慧灵动的人才,指向核心素养“自主发展”。

三年不辍耕耘,苏洵中学对苏洵文化的实践探索,塑造了其“办三色教育,育三有人才”的办学特色。

以能为本 构建“全”课程体系

要建设一所高品质学校,就必须提升课程领导力,构建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苏洵中学推进国家课程整合,凸显地方课程特色,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依据课程实施的要求,构建了以基础通修、兴趣选修、特色精修、自主研修为主体的全课程体系。

其中,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苏洵文化校本课程、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等作为基础通修课程;

依托课后服务,开设体育特长、美术特长、音乐特长、文学写作、戏剧表演、心理健康等选修课程;

以创客、3D打印、机器人等培养学生创新创意思维,开设特色精修课程;

通过社会实践和“行读”研学,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知力、思考力、创造力,开设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度的自主研修课程。

全课程体系拓展育人时空观,充分激活和发挥学校所有教育元素的最大化教育功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菜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需求,形成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以德育人 收获累累教育硕果

苏洵在其《辨奸论》中提到:“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意为,静心者,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苏洵中学将之引申至教育领域,把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对学生进行“细节德育”的重要路径。

“细节德育”把德育的大概念、大目标,细化成具体的、可视可感的基本德育要求和规范,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学段细化到每学期、每月份、每星期甚至每一天,表述为详细具体的道德行为成长要求,成为孩子们一读就明白的一个个具体的规定。并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实施德育活动,改进课堂教学,对症治疗,有的放矢。

同时,学校提出了“四育一体”的德育路径,即学校教育、家庭共育、社会教育和组织教育四种教育路径共同配合,促进“三色教育”课程的实施,助力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创新求变和全体师生勇立潮头搏浪尖、锐意进取树品牌精神的全力推动下,3年来,苏洵中学已成功创建为全国德育创新基地学校、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眉山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更连续两年在东坡区“一校一品”考核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示范奖。

与时俱进 创新教学模式

“双减背景”下,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苏洵中学大胆探索,提出“精准教学”模式,着力提升课堂效率,创新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学中有乐、乐在学中。

该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优化集体备课活动;以“分层教学”为核心,优化课堂教学活动;以“四清管理”为抓手,优化教学质量跟踪,力争实现“一班一案,一生一策”的课改目标。

实施课改以来,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进步,上级领导、业内同行及社会公众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认可度不断上升。

今天的苏洵校园,老师越来越安心,学生越来越自信,家长越来越信任。口碑越来越好,荣誉接踵而至,学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道惟诚,求是兼济。苏洵中学追求卓越的脚步永不停止。学校也将紧紧抓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品质提升工程”重大发展契机,凝人心,聚众力,迎着浩荡的春风,砥砺奋进,鹏程万里。

新闻推荐

新技术 新区田间无人机助力

无人机喷洒农药,效率更高效。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熊莉张忠苹文/图)“仅需2个多小时,即可均匀喷洒300亩麦田。”眼下,正...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