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创新驱动引领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访市科技局局长王晨曦
□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磊
市第五次党代会把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摆在重要位置,提出要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其他产业,形成以“1+3”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这离不开科技创新作支撑。
新起点,新作为。市科技局将如何立足职能职责,全力抓好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落地见效?近日,记者专访了市科技局局长王晨曦。
记者:创新驱动引领一直以来都是全市始终坚持的发展思路,请您介绍一下过去五年全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
王晨曦:过去五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全市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投入不断增强,企业主体不断壮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迈上了崭新台阶。2020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5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6亿元,实现年15%的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0.9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五年来,全市评价登记科技成果120项,荣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2项;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0余项,累计实现产值400亿元,企业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万象创新科技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同时,在区域创新合作方面,眉山市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先后与中科院、四川大学、电子工业集团第十研究所等20多个高校院所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全市6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都经济区八市共同制订《成都经济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作行动纲要》,成德眉资四市共同签订《成德眉资同城化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协议》;与重庆大足区、涪陵区达成创新合作关系,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记者:市第五次党代会鲜明提出要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并就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争取国省重大科技和科教基础设施在眉布局、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争取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市科技局对落实以上工作部署有何思考?
王晨曦:在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方面,我们将在加快组建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步伐上发力,合力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成遂宜眉锂电产业带、成绵眉新型显示产业带、成眉乐光伏产业带、成德绵眉泸雅大数据产业带。同时,积极推动成都—眉山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建设“科创通”眉山分站;持续协同成都搭建“菁融汇、校企双进”等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平台,推动建立一批新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推进科技创新券互通互用。
在争取国省重大科技和科教基础设施在眉布局方面,将积极支持天府眉山科创中心规划建设,加快打造紧密协同成都、集聚科创资源的“眉山创新谷”。同时依托中物院新一代智能通信技术研究院、中科天府绿色制造创新研究院等院所,积极参与天府实验室建设。
在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将积极推动组建“1+3”现代产业研究院、天府眉山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加快推进眉山元创稀土生态应用研究院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眉设立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院。推动联想叠云创新科技园、未来显示科技园、启迪科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从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眉山本土龙头领军企业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商洽,探索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在争取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方面,将全面落实《眉山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发挥成德眉资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作用;大力推进已在进行的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等信贷模式,积极探索“政府推荐+担保+贷款”“创投+担保+贷款”等模式;积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方法大赛等科创赛事,在激发本土企业创新创业活力的同时,积极推荐眉山品牌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记者:市科技局将如何践行“以120分的努力追求100分的目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王晨曦:市科技局全体党员干部将以市第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为指导,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机遇,围绕市委提出的“一核两副双带三廊”市域空间格局和“1+3”现代工业体系,坚持服务产业、依托企业、做好加法、汇聚人才、形成合力;大力弘扬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积极涵养务实担当的情怀境界,在推动全市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的征程上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为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新闻推荐
群众办证现场。本报讯(符光宗廖文凯文/图)“没想到不用来回跑,就能给孩子办理身份证,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家住贵州省毕节市...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