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芬“今年,我开了个鲜肉铺”

眉山日报 2020-12-30 06:47 大字

彭丽芬对生活充满信心。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

□本报记者 雷尧 文/图

12月24日清晨7点半,眉山城区瑞莲街菜市场冷冷清清,门口停着几辆上下货的小货车,还没有多少前来买菜的市民。菜市场门口的一家鲜肉铺里,41岁的店主彭丽芬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着顾客上门。

这家鲜肉铺面积不到20平方米,摆放着冰柜、绞肉机和两张桌子。桌子上的砧板十分厚重,布满了刀痕。门前的柜台上,从左到右摆放着龙骨、排骨和肘子,还有一台电子秤和两把刀。门口架子上,多块猪肉按部位和长短的不同,有序地挂着,像一条分界线将店铺内外分开。彭丽芬得用一只手拨开面前挂着的猪肉,才能和顾客面对面交谈。

“这会儿顾客还少,我就先将肉分类、摆放好,等会儿来买肉的人就多了。”彭丽芬说。当天,丈夫有事不在,她担心顾客多起来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

8点过,买肉的顾客陆陆续续来了。“彭姐姐,帮我称点排骨嘛。”“给我选一块炸酥肉的五花肉。”“我要煮漂汤,买哪块肉最好?”……顾客们纷纷提出需求,让彭丽芬帮忙挑选。

“今天的猪大,排骨就大根,你看这根正排多长啊。”“炸酥肉的话,你切这块五花肉的下半截。”“这边的肉都适合煮漂汤,不太肥又有油气,看你喜欢哪一块。”……彭丽芬热情地推荐着,偶尔和顾客们闲聊几句,解释今天丈夫不在的原因。

顾客选好猪肉后,彭丽芬取下猪肉放到电子秤上称重,再拨开挡在她和顾客中间的猪肉,让顾客看清电子秤上显示的重量和价格。称好后,按顾客的需求,将排骨切块,猪肉分段或者绞成肉丝,彭丽芬手脚麻利,动作迅速。

彭丽芬和丈夫做猪肉生意已经20年了。以前,夫妻俩在菜市场内摆摊卖猪肉。今年7月,他们盘下了菜市场门口的这家人流量更大的铺面,开起了鲜肉铺。

每天凌晨3点,彭丽芬的丈夫前往定点屠宰厂买回半扇猪肉。夫妇俩将猪肉分割摆放好后,开始一天的忙碌。每天,要忙碌到下午6点左右才能收工回家。

彭丽芬和丈夫坚持认为,衣食住行是人们必需的,只要自己卖的猪肉好,诚实守信经营,生意就能维持下去的。“现在铺面的位置非常好,但是租金也贵,我们的生意得越做越好才行。”每年2万多的店铺房租,既是夫妇俩努力经营的压力,也是动力。

2021年心愿

“我希望疫情快点结束,经济好起来,大家都多挣钱多消费,让我的生意也好起来。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快乐,日子越过越好。”

新闻推荐

廖双英“今年,我种水果挣了钱”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内容柑橘即将丰收,廖双英笑开了花。□本报记者杨熹杜艳文/图12月17日,北风夹着小雨,东坡区气温低至3℃。在...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