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的文学在场 评周闻道《重装突围》
——评周闻道《重装突围》 《重装突围》
□税清静
三苏故里眉山市历来文风浓郁,且经久不衰。周闻道,笔名,本名周仲明。汉语写作第一个自觉的散文流派——在场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中国第一位创立文学流派的政府官员。这些年,知道他写了不少散文,也出版了不少作品,当然大多是散文集子,没想到他又进军报告文学了,而且是工业题材的大部头宏篇巨制,30多万字的《重装突围》。
国企改革是个大题目,一般人是不敢动的。后来才知道,其实他前几年已经写过一部《国企变法录》了。我想,这应该与他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分不开,更说明在对待国家重大事件的把握上,他以文学的方式关注和表达一直在场。
国企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说到经济效益,笔者有亲戚就在二重上班,他们一家两代人都是二重工人,基本上与工厂共同成长,共同经历辉煌与彷徨还有低谷和迷途。从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变化,我们能看出二重这个国企的兴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工厂兴旺发达,能进厂当工人是无尚的荣耀。90年代初,乘着改革春风,二重效益也不错,亲戚家在90年代中期就买了汽车。当然,这时他家仍然是我们向往和奋斗的标杆。进入本世纪后,明显感觉他家跟工厂一样,都没怎么发展了。再后来,老一辈买断工龄提前退休,年轻一代小两口闹离婚。他家完全就是二重工厂的一个缩影。正好周闻道写的也是二重改革,所以这书对我来说,有了另一层意义,就是通常说的共鸣。
报告文学,尤其是写工业题材的,很容易写成材料报告,读来枯燥乏味。然而,周闻道是谁?他搞了多年的在场主义散文,在《重装突围》中,他把在场主义运用得炉火纯青。“2018年3月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部会,正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面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记者关于‘近年来国企兼并重组效果如何’的提问,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泰然自若地回答……”一开篇,就是一个现场展示,以新闻发布会现场,新闻发言人以国企二重改革为案例,“据统计,重组后的国机集团从2013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比重组前的5年增长了59%,利润同比增长了42%。”开门见山提出了本书主题“国企改革”问题。
所以,《重装突围》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二重)的联合重组案破题,以时间叙事为轴、以人物纪实为焦,全书用国家任务、脊梁之殇、中国式问题、路在何方、沉重的ST、挥泪削冗、沉没成本、大单谁埋、擦亮的名片、扭亏攻坚、要素魔方、浴火重生共12个篇章,给我们展现出了国机、二重重组这部时代鸿篇的精神面貌。
2001年,原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任洪斌以新任总裁身份赴任国机,国机给他的第一印象是:“没有生气,缺少人气。”为实现3年“脱困建制”重任,在任洪斌的带领下,国机克服重重困难,开始产业调整转型,并最终成为第一轮国企改革中的佼佼者,也为日后与二重的联合重组埋下伏笔。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国机与二重的联合重组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宿命。在全书前两章中,周闻道用大量的现场素材、企业案例、与对众多经济学家的引经据典,描摹出国机和二重重组的艰难与必然。同时,通过对人物视角的展现,刻画出国企领导人的担当与果敢。
在随后的篇章中,周闻道以其擅长的在场主义笔触,客观、生动地展现了国机与二重的联合重组过程。重组牵头人任洪斌、原国家机械工业部8位健在的老部长、原国机总会计师骆家駹等当事人纷纷跃然纸上,全方位地见证这一国企改革蓝本的谱写。
《重装突围》也书写了以二重为代表的国企,通过对二重三大核心项目(一中心、两基地)的盘活,最终实现资本结构优化、造血功能增强。2016年,二重扭亏并起死回生;2017年,二重迈入改革振兴、有质量发展之路;最后才有了开头引子中: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二重重组被作为全国典型案例那一幕。
当然,周闻道的创作及《重装突围》这本书还有很多特点,就让读者去一一领略吧。
新闻推荐
近日,眉山市东坡公证处在汉阳航电鱼类增殖放流站为“岷江中游汉阳航电枢纽影响水域”增殖放流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和公证。...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