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文明“一米线” 细微之处筑防线

眉山日报 2020-07-06 06:05 大字

医院里,大家按“一米线”标志排队。

□本报记者 余毅 文/图

“排队请保持一米距离。”“请您保持一米安全距离。”“请在一米外等候。”……7月1日,记者在眉山市中医医院看到,挂号、收费窗口前地面设置了“一米线”标识,提醒公众保持距离。

当日,记者还走访了眉山城区部分超市、银行等公共场所,发现都设置了“一米线”标识。原本丈量文明的“一米线”,如今成为一条维护健康的“安全线”,正逐渐成为大家的习惯。

引导提醒 “一米线”保持距离

当日早上8时许,市民王女士在眉山市中医医院挂号收费窗口前看到地上的“一米线”标识,主动与前面患者间隔一米。随后过来的几名患者却直接涌向窗口,导诊台工作人员小段赶紧前去引导。“你好,请往这边退一点,保持一米距离。”引导患者按照地面“一米线”标识保持距离排队后,小段再次提醒大家,佩戴好口罩,保持距离。

“有些患者没有‘一米线’的意识,经过我们的提醒、劝说后都能及时改正。”小段介绍,疫情防控伊始,医院便推行“一米线”标识的实施。特殊时期,导诊员人数和劝导频率比以往有所增加,自助服务机旁也有导诊员帮患者服务,既解决了部分患者不会操作机器的问题,也提高了效率。

“这次疫情,让一米文明线更加深入人心。”正在排队挂号的刘欣然表示,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都设置有“一米线”标识,只是大多数人没在意。疫情防控期间,大家排队时都自觉间隔一米,医院在这方面也引导、提醒得比较好。

上午9时许,在文忠街一大型超市,不少市民在选购商品,广播里滚动播放语音,提醒顾客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

“秋葵、虾都买了,还有蓝莓是孙子要吃的。”65岁的王建民和老伴照着在家列好的采购清单速战速决,看到邻居老张也没聊天,只是远远打了个招呼。“出门前女儿就一再叮嘱我们,买东西不要凑堆,排队结账要间隔一米以上。”王建民说,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一种健康防护。

入脑入心 “一米线”渐成习惯

市文明办等相关部门向市民发出保持“一米线”的文明倡议,倡导养成文明生活好习惯,得到大家积极响应。当前,在眉山市医院、超市、银行等公共场所的排队区域,市民排队时都保持着安全间隔,“一米线”正逐渐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医院挂号窗口前,阮女士排在队伍最后,与前一人间隔一米距离。队伍逐渐向前移动,她按照地上“一米线”标识,往前走了一个位置。“在公共场所和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途径。”阮女士说,原来在公共场所没有意识到要保持一米距离,随着相关倡导、宣传越来越多,身边人都这么排队,自己也跟着做了。

“超市收银台排队结账的人比较多,但大家都用购物车隔开,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刚从超市购物出来的张丽说,看到队伍排得长了,她没有扎堆到收银台结账,而是选择了自助结账。

“‘一米线’既是健康线,也是文明线。保持‘一米线’距离,就是要讲卫生不扎堆、守秩序不争抢。”不少市民表示,在公共场所排队,有“一米线”标识的,要遵守,没有标识也要自觉保持一米以上距离,用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同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也应该保持“一米线”,让“一米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手记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米线”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少公共场所大力推行“一米线”标识,倡议、引导人们保持一米距离,共筑疫情防控“安全线”。养成“一米线”的习惯和自觉,也逐渐成为市民共同的心声。

文明养成见诸点滴小事,依赖我们对规则的共同遵守。短短“一米线”距离,彰显的是文明感,夯实的是安全感。

为了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阻断病毒传播渠道,让我们响应倡议,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让“一米线”不仅划在地上,更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

新闻推荐

海关入驻眉山市市民服务中心 提供一站式服务

本报讯(黎亮记者李幸)6月30日,乐山海关正式入驻眉山市市民服务中心。今后,眉山市的进出口企业可就近办理包括企业注册登记、...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