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一座文明之城 眉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述评之一

眉山日报 2019-12-08 07:28 大字

编者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让市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抓手。2018年,眉山启动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如今,全市上下经过奋力攻坚,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持续掀起创建热潮,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

今年是眉山三年创建周期的“全面提质年”。为了总结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聚焦问题补短板,强化担当抓落实,即日起,本报推出眉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述评,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李幸

一部眉州史,横贯数千年,文明之光,从未阻断。从1500多年前建州立郡,到如今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蒙昧走向开化,从质朴走向文明;尤其近千年来,承袭三苏文化之光,这里屡屡成为文明高地。

今天,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一场文明的“长考”,每个眉山人不仅是参与者,更是主人翁,350万眉山人民共同托起一座城市的“文明梦”,也点燃了他们平凡人生中善与美的光芒。

自2018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眉山用执着与坚定打好一场场战役,用心与爱去打造一座文明之城,全面展示了东坡故里的文明魅力。

面对建市晚、底子薄、基础差等不利因素,面对测评体系不断调整、竞争态势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眉山何以取得文明创建的阶段性成效?为此,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进全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抓手之一,将其列入全市重点工作,举全市之力坚决打一场胜仗。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从上到下,从老到幼,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这座城市的改变让人们看到了城市治理内涵——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以上率下,强力推进。

市领导包挂一个重点片区,指导、帮助、督促其对标找差、补短补缺、全面达标;牵头实施创文“10+5”专项行动,对创文的重点、难点逐个击破。

287个市区单位对创建工作所涉及的64个社区(村)进行全覆盖包保,定期开展宣传引导、文明劝导以及督促指导工作。

专门成立全国文明城市核心价值观建设、道德风尚建设、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群众性创建活动等12个分指挥部,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确保创文有序有力进行。

实施《眉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制定《眉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组织实施《眉山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坚持创文“一条心”,下好“一盘棋”,考核“一把尺”,眉山市以机制完善为关键,强化顶层设计,汇聚起文明创建的机制合力。

群众是创建的主力军、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成效的检验者。在不久前召开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会议上,市委书记慕新海旗帜鲜明地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是350万眉山人民的夙愿,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

不忘初心,久久为功。两年来,眉山市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入手,着力整治市容市貌、优化城市秩序、改善社区环境、完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给居民带来了可观可感的变化和实惠,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对此,家住东坡区芙蓉路建行小区的住户徐娟感触颇深:“现在的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整齐,楼下花园全部栽满绿植,看着很舒心。”建行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以前,小区内垃圾乱堆、绿化不足、小车乱停乱放等现象十分严重,居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生活品质也得不到保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后,社区和包保单位工作人员多次走访,制定整改方案,从排污管道到地面停车棚等众多细节入手,对整个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

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全市开展了环境卫生、“牛皮癣”、占道经营、河道清理等专项整治,一举消灭开放式小区困扰群众多年的脏乱差问题;通惠河、醴泉河变得更清澈了,沿河两岸绿树成荫,休闲步道在花丛中绵延伸展;全市72条街面坐商归店、游商规市;“牛皮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绘特色景观墙;违章建筑、卫生死角清理了,市容市貌换新颜、更养眼。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交通设施、环卫设施、雨污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加码,填补了城市的功能短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眉山中心城区新改建市政道路83.14公里,修换雨、污水检查井4329套,维修木栈道20800余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目前有垃圾地库43座,分类果屑箱、垃圾桶(房)5735个。

如果说硬件建设是文明城市的“外表”,那么市民的素质就是文明城市的“内核”。正是基于这份考量,眉山市将市民素质提升作为创建的重中之重,着重在加强教育和引导上下功夫,不断深化订立规则、重塑习惯、涵养文明的三部曲,引导“眉山规则”向“眉山习惯”逐渐转变。

有序排队不插队,公交车上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出入电梯间先下后上……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市民群众广泛的支持,衷心拥护,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当中。数据显示,目前,眉山市共动员287个市、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5个街道办事处、64个社区、677个网格、近万名公职人员志愿者参与包保工作,带动参与人数达50余万人次。

眉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从“一群人创建”走向“一城人创建”。改变的背后,充分体现了市民群众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文明素养。

如今的眉山,文明成为常态,更成为城市新风尚。在抓好闯红灯、逆行等整治的基础上,创新开展“礼让斑马线”等活动,文明交通建设由遵守法律变成文明自觉、由个人修养成为大众礼仪。广大群众投身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擦亮了文明劝导、公益微心愿等志愿服务品牌。

回望来路,坚定信心,更添豪情。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步步深入,眉山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将同步递进,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将同步攀升。  

新闻推荐

优秀农民工胡学良 回乡挑重担 一心谋发展

□本报记者刘娟11月29日,星期五,正是眉山市“双创”迎检的关键节点。凌晨5点40分,33岁的东坡区白马镇桥楼村党支部书记、村...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