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论“剑”话东坡
□本报记者 肖倩 林茂春 文/图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水赉佑
苏轼马劵帖——宋代文人之间的一段佳话
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元佑四年(1089)三月十六日,苏轼以龙图阁学士除杭州,朝廷赐以玉鼻骍。四月十五日,苏轼将出守杭州,为鼓励李廌进德修业,奋力上进,把所赐马转赠李奥,并亲笔书写《赠李方叔赐马券》。此事也是宋代文人间的一段佳话。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李永忠
苏轼出知定州前后书法活动述略
苏轼出知定州前后两年时间里,活动对象有他的书家朋友和其他人士,活动方式包括创作诗文、写信、赠送书法作品、题咏等,苏轼的两件杰作——《太白仙诗卷》和《动听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也于此时诞生。丰富的书法活动夹杂于苏轼当时曲折蹇舛的公私事务,前者具有一定的从动性。不过,从结果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平衡的有机关系。换言之,设若没有那样的书法活动,苏轼精神世界的失衡程度或将不难想象。
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馆长 马前伟
《塔铭》刻石 字字如新
《塔铭》刻石沉睡于地下900余年,1965年文物工作者在清理长清真相院旧址原存砖塔的塔基时发现。《塔铭》原刻石碑为石灰岩质,长83厘米,宽62.5厘米,厚12.5厘米,石面磨光,铭文为阴刻,楷书,全篇共479字,每字都锋棱如新,无一字残损,是研究苏轼楷书、佛儒交融思想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次论坛期间,马前伟先生还带来了石碑拓片与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共赏。
故宫博物院馆馆员 段莹
苏轼《三马图赞》研究
据苏轼图赞,《三马图》创作背景是元祐初朝廷擒鬼章之事。苏轼之所以要请李公麟画这样一幅作品,本质上是渊源于新旧党争背景下神宗、哲宗二朝对西北边事立场的变化,而苏轼身处党争中,对西北边事的思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三马图》的创作正是与此有关。神宗朝主战,哲宗朝主和,苏轼并不赞同朝廷在军事上激进,也反对一味求和退让。苏轼将这一观点融入到了《三马图赞》中。如今,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三马图赞》残卷两段。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田振宇
苏轼嘉祐时期书法论
苏轼书风变化的原因,与苏轼在陕西期间的交游有关。
从嘉佑元年讲到治平元年,根据期间苏轼纪年作品《奉喧帖》《眉阳奉侯帖》《丰都帖》及《怀子由诗》原石本、《苏轼章惇楼观题记》《游仙游潭记》《祭伯父挽辞二章》等,可知影响苏轼书法的四大因素:即家学师承,手抄典籍,晋、唐、五代徐浩、李邕、杨凝式等书家的影响,取法颜真卿。在此期间,苏轼书风有了明显变化。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周康
传世苏轼存疑书迹述论
苏轼书法的作伪,自宋至清,代不乏人。其中部分伪作由于造伪手段高超,往往令人难以辨别。又由于党禁等历史原因,苏轼传世书迹较为有限,以致部分风格异类的原迹也常被后世误以为伪迹。基于这些因素,目前传世款(传)为苏轼的80余件书迹中,半数以上都是真伪难辨的存疑之作。如《阳羡帖》《昆阳城赋》等4件存疑之作,就其递藏经过、流传版本、存疑原因等方面进行考述,可大致揭示处这些存疑作品在真伪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允浩)近日,省人社厅公布了2019年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名单,涉及全省6个市州、3个省级部门的25家单位。四川德...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