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诗书城 开放办大学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眉山日报 2019-09-29 03:30 大字

人头攒动的报到现场。

早在近千年前,陆游便为眉山留下传世的“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美誉。

千载诗书城,承两宋文脉,再焕发荣光。自1927年四川省眉山国民师范学校创建,时光的刻度里再次镌刻下教书育人的厚重印记。伴随新中国的建设发展,眉山顶着“东坡故里”“诗书城”头衔一路向前。多年接力,传承千载诗书城文化,建设百年常青藤学校,立德树人,弦歌不辍,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书写下浓墨重彩的诗书文化华章。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大格局呈现。今日之眉山,坐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作为这里唯一公办高等学校,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与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相依相伴。

要到达目的地彼岸,不能忘却从何处出发。全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培育职业技能人才。干字当头,争创一流。走过九十载历程的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继续为眉山加快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贡献着力量,在悠久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焕发起新生活力。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题记

往昔两宋荣光,今日天府眉山。历史上的眉州,以诗书文化闻名;现如今的眉山,用崭新面貌涅槃。跨越千年,斑驳光阴里的魂牵梦绕,在此风云际会。

带给千年来眉山无限荣耀的,是三苏、是八百进士、是东坡味道……归根结底,都来自于人才。

人才从哪里来?育人九十余载,服务一方土地,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市唯一公办高等院校,扮演着重要角色。

积淀深厚有历史

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沿眉州大道而行,跨过宽阔的岷江二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便依山傍水坐落于此。学校自2010年搬迁至此,成为岷东新区的首座大学以后,每年的9月上旬,便是这片区域最热闹的时节。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时,9月初,来自川渝两地的2500余名2019级新生,怀揣着青春梦想与憧憬,汇聚到东坡故里的眉山,开放的校园令人神往,每年都有数千学子在这里开启新生活。年复一年,迎来送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每年这个时间的一样和不一样。

一样的是历年来都热闹无比,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接受教职员工和志愿者耐心细致的热情服务;不一样的,是近年来新生报到率屡创新高,特别是今年新生报到率高达92%。

为什么大家对就读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热情很高?家长与学生的答案千百种,其中的重要共同点,便是学校拥有独特的悠久历史。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27年的四川省眉山国民师范学校和创建于1958年的四川省乐山专区农业学校。

眉山国民师范学校在办学历程中几易其名,1953年春定名为眉山师范学校,是教育部标准化建设优秀师范学校。92年师范办学历史,丰富的教师教育经验,为学校注入鲜明的特色,培养了大批卓越教师,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大批优秀教育管理人才。

乐山专区农业学校1972年夏更名为乐山地区农业学校,1985年5月更名为乐山市农业学校,1997年9月更名为眉山农业学校,是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在60余年农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为眉山、乐山等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卓越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大批党政管理人才和优秀企业家。

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两校合并组建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当时眉山的“最高学府”,与刚建市不久的新兴城市相伴。这座历史悠久的学校秉持着教书育人、服务地方的理念,与眉山共同迎来快速成长壮大的时期。

新闻推荐

中国竹产业高端论坛在眉山市举行

本报讯(记者黄海波)昨(27)日,以“时尚竹业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竹产业高端论坛在眉山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竹产业领域的知...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