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系列报道① 潘洪燕:父亲病故留债务 携母打拼三年终还清

眉山日报 2019-09-16 09:34 大字

潘洪燕(左)和母亲。

编者按

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善行义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的体现。本报今天起推出“道德模范”系列报道,聚焦刚刚评选出来的第六届眉山市道德模范人物,回顾他们的感人事迹,展示他们鲜活的形象,弘扬榜样的力量,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陈燕利 文/图

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残疾的女儿和病弱的母亲以及16.5万元的债务。

“借钱看情谊,还钱是本分。即使砸锅卖铁,我们也会把债还完。”面对如此境遇,东坡区复兴乡红五星村的潘洪燕选择勇敢面对。她和母亲勤劳努力,还清了父亲生前所欠16.5万元债务。她们用坚持诠释了诚信,更让人明白真情永远比金钱更让人踏实。

父亲突然病故

留下16.5万元债务

9月14日,记者在红五星村一处翠竹掩映的农家院里,见到了这对纯朴坚强的母女。

潘洪燕说,原来一家3口人,父亲潘建安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诚实善良,吃苦耐劳。做木材生意、搞家庭养殖、下田干活以及料理家务,父亲样样能干,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一家人的日子平淡安稳。

2012年,母亲左秋容患子宫内膜增生,先后3次住院进行手术治疗,2014年病变为子宫内膜癌前兆,医生只好给她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左秋容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至少需要休养3年。

从此,生意上的业务、家里的事务,压在了潘建安一人肩上。由于潘洪燕三级肢体残疾,潘建安再忙再累,也不让她操心家里的事情。

2014年年底,潘建安感觉身体不适,但没有在意。后来,病情加重,他才到医院检查,已是肝癌晚期。一个月后,潘建安离开了人世。

等债主上门,潘洪燕才发现,父亲生前欠了不少债,涉及12个债主,总计16.5万元。

“一直是父亲当家,他所欠的债务,我和母亲不太清楚。如果我们母女不认,这些债就只能继续拖下去。可一想到这些欠债都是债主们的血汗钱,也是因为他们信得过父亲才借给他的。”潘洪燕说,做人应该讲诚信,这些钱天经地义都该还。

母女俩对每个债主提供的欠款单据,逐笔进行了核实登记,表示全部认可并同时承诺:“现在家里确实困难,暂时无能力偿还,但请你们放心,即使砸锅卖铁,我们也会把债还完”。

三年艰辛努力

病弱母女信守承诺

母女俩开始计算起家里的老底。没有积蓄,家里唯一能卖钱的只有圈舍里的30头生猪和4头母猪。把猪全卖了,再加上潘洪燕每月工资收入,仍有9万余元的缺口。考虑到家里有多年规模养殖经验和圈舍场地,母女俩认定,把猪养好才能还债。

左秋容做了子宫切除手术后,才休养了一年,就遭遇如此变故。面对养猪和种6亩包产田的重担,她拖着病弱的身体硬撑着。

左秋容忙碌,潘洪燕也没有闲着。白天除了去乡残联上班外,其余时间都待在家里,喂猪、扫圈、洗衣、煮饭、下地干活,与左秋容一道起早贪黑。腿脚不便的她忍着疼痛,超负荷地干着家务和农活。

2016年开始,潘洪燕家里的生猪陆续出栏。母女俩按照欠债数额的大小和轻重缓急,每卖一批猪,就还一笔债,有多少还多少,对债主从不失言。

潘洪燕说,十分感谢债主对自己全家的信任。“自我们给出承诺后,他们没催过我们。我们还钱时,他们也没收过我们一分钱的利息,甚至有时我们给他们算利息,他们也坚持不要。”

就这样,到2018年年底,潘洪燕和母亲还清了16.5万元债务。如今,母女俩无债一身轻,家庭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现在,我成了家,还有了小孩,日子过得不错,相信以后的日子会更好。”对今后的生活,潘洪燕充满了信心。

新闻推荐

举办手工剪纸活动 热热闹闹庆中秋

手工剪纸活动现场。本报讯(记者王琴文/图)近日,东坡区图书馆太和分馆内热闹异常。当天,该馆正在进行“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