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上) 感悟苏东坡

华西都市报 2019-05-13 04:01 大字

——感悟苏东坡 于丹摄影陈羽啸

观众热烈鼓掌。

苏轼

□于丹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谁是苏东坡?我想用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的这段话作为开头。一蓑烟雨任平生,人间有味是清欢。有一种古人,他们是我们的朋友,在我们心塞、烦恼、焦虑的时候,他们如同一杯清茶,让你气定神闲,让你心思清朗。苏东坡,正是这样一个古人。我一直羡慕四川人,你们的老乡太精彩了。从我20岁第一次跟随导师来成都至今,我一次一次地回来。每次回来,我都会想起苏东坡那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苏东坡这个人,我会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须知少时拿云志

谁是苏东坡?问这个问题,中国人就会露出亲切而敬佩的微笑。想想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哪个人,提到他的名字,中国人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也许这句话足以概括苏东坡这个人。一个人有着种种确定的过往的身份,但是一切都不是他生命的全貌。

谁是苏东坡?我们当代的大学问家季羡林先生总结说:“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者,诗书画三个方面皆能达到极高水平也,苏轼至少可以说已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因此,我们可以说,他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宋八大家之一。论画,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之首。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

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切呢?也许这句话可以解释,“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句话说得足够骄傲吧,为什么他可以陪玉皇大帝?因为他有才华,所以跟玉皇大帝聊,谈天说地不会发怵,难的是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说我眼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我的眼前人人都是好人,没有谁不好。林语堂分析说,苏东坡这辈子受过那么多的坎坷困顿,这样的人怎么不心怀怨恨呢?林语堂说我明白了,“苏东坡会因事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心中。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总之,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这大概算是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苏东坡。所以我们要说“一蓑烟雨任平生”,看他走过什么样的人生历程。

如果你只让我举出唯一一个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代言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我一定不会说李白,也不会说杜甫,更不会说陶渊明,这个人必是苏东坡。苏东坡有知识分子的担当,同时在苦难中有一份潇洒的彻悟。他是真正在党争的漩涡中有话语权的人物,儒道释三家在他身上水乳交融。如果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言,苏东坡是最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独善和兼济有时候在他身上是共存的存在,他始终是热情的,爽朗的,他的初心一直清晰,这才是苏东坡的价值,因为他赶上了北宋,所以我们要说一说这个大时代,20岁的苏轼、18岁的苏辙和父亲苏洵出蜀离开眉山,一门三父子在走出巴蜀的时候就注定青史留名。宋太祖开科取试比前朝增加了十倍,“宰相须是读书人”,可以说在宋一代,所有的士大夫都是得了志的文人,所有的文人都是失了意的官员。所以说在宋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的理想是出将入相、内圣外王,出外可以做武将,进内朝可以拜宰相,这是多么宏阔的一个梦想。苏东坡走出眉山的时候就是抱着这样的志向。

宋仁宗嘉祐元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出蜀地赴京师参加进士考试。苏轼兄弟同科进士及第,虽然苏轼未中状元,却受到欧阳修的热情奖掖,一时之间名满天下。嘉祐六年(1061),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权连署奏折公文。

当时,主考官吏部侍郎欧阳修给大家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我们来看看苏东坡用600字写了什么文章?他认为赏罚必须分明,又必须做到立法严但责人宽。有一善,从而赏之,看到老百姓做善事要大加褒奖,要歌颂他的美德,那就是一个道德的典范,让天下人向他学习,因为你告诉他你做了这个开始不容易,但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要善始善终做下去。而这个世道上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看见不好的事情,眼里不能容沙子,还要惩罚他,还要反思他,惩罚并不是说对事,其实它也是要去除背后的机制。这个世界要想进步,一定要能够创新,要能够把一些不好的东西割除,这样惩恶扬善的力量就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力量。

想一想20岁的苏轼,年纪轻轻就知道,“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所以在可赏可罚之间,他论述说,“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如果奖励多了的话还是一个君子,因为你在鼓励看见人性的优点,鼓励社会百姓一心向善的行为。但可罚不可罚,你答应罚了就未免有一点残忍。苏东坡鼓励大家尽可能扬善,而对于惩戒宽容一点,可赏可不赏你就赏,可罚可不罚就不罚,就像我们今天教育学生有一句话,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鼓励人提升尊严比更多的刑罚要好,这就是年轻的苏轼的观点,这个观点也为他以后成为旧党打下了埋伏。这样的人内心是忠厚的、不残酷的,但你指望他大变革,痛下杀手,雷霆手段,他是做不到的。一个人在少年时候的价值观,跟他的一生选择都有关系。

万人如海一身藏

过去考试要防止作弊,防什么呢?防考生的笔迹,所有的考生的答卷要专门抄写之后上交,苏轼的考卷交到了大名鼎鼎的诗人梅尧臣手中,梅尧臣赞叹写得实在太好了,观点好,文笔好,满纸风尚俨然的君子,所以他推荐给最高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一看好啊,文章写得好啊,欧阳修想,除了我的学生曾巩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字,还能是谁呢?我不能点这篇是状元,别人说我徇私怎么办?结果,苏轼就成了第二。面试时,欧阳修一看自己点的第二名是眉山出来的举子苏轼,懊悔啊!该把苏轼点为第一。

从此,欧阳修与苏轼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谊。面试之后是殿试,面君宋仁宗。宋仁宗在殿试之后跟皇后说,我今天得了两个太平宰相的苗子,我用不上了,留给后世子孙用。多年之后,这句话可是救了苏轼的命。

这么拉风参加完殿试面君之后,苏轼怎么五年之后才去做官?因为中间出了一件大事,就是苏轼母亲过世,作为孝子,苏轼苏辙回来了,要尽孝24个月,再出山做官。当时年轻的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有权连署奏折公文。苏轼赴任的时候,看欧阳修怎么评价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大宋真是个很好的时代,前辈为后辈欢呼让路,我给他让路,我让他出人头地,所以苏轼这一生怎么不感念欧阳修,他带着这样的风发意起去上任,他辞别了父亲和没有去商州上任的弟弟,他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一种人生别离之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而苏辙由于在《御试制科策》中激烈抨击宋仁宗,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司马光认为苏辙“指正朝廷得失,无所顾虑,于(御试)四人之中最为切直”,主张列入三等。胡宿却认为苏辙以致乱之君况盛世,力请罢免。后来由于仁宗的干预才达成妥协,列入四等下,除商州(今陕西商县)军事推官。苏辙对朝廷大臣不能容直言深感失望,后来诏命虽下,他却奏乞留京养亲,辞不赴任。

得知弟弟辞官消息,苏轼写下了《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一病中闻汝免来商,旅雁何时更著行。远别不知官爵好,思归苦觉岁年长。著书多暇真良计,从宦无功谩去乡。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这时候的苏轼,不过是26岁的青年,可慈母过世,结发爱妻王弗也已过世,他已经看到了人生离别。王弗去世的时候,他的大儿子苏迈非常小,他带着儿子,想着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的母亲和妻子,他要去赴任,看着跟自己同科高中意气风发的弟弟留下来照顾老父,一个国家恢弘的前景,一个民族的盛运,和自己蓬勃的梦想,以及身边的离别、颓败,隐隐的忧伤萦绕在他心里,让他一开始就意识到生命有多少偶然性啊。

这个世界何处才是我们的归隐?有很多人想要隐于山林,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想买别墅每天悠闲自在,哪有这样的日子,“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我一直喜欢这个句子,在这样一个大传媒时代,每天都受过剩信息的干扰,每天都对这个变化的世界有真伪莫定的猜测,每天都有焦虑、危机。其实就在今天,就在你一天劳碌之后,你可以默默念起苏东坡的这句诗,其实就在成都街头,就在你开车过立交桥,难道不是你的隐居吗?难道不是你的心隐吗?能说出这句话的苏轼当年26岁,这是他第一个阶段,出仕。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他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传奇,但又是无奈地流浪。

我总觉得,人年轻的时候要有流浪,到晚年的时候才会有田园。流浪时有冒险有邂逅,田园里有安顿有温馨。人生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如果20岁的人给你田园你也不会安分,但到了六七十岁还在流浪的话,又未免太凄凉。好在苏东坡开始流浪的时候够年轻,他开始了山巅水涯的行走,而每到一处“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这个骄傲的诗人在世间有过很多故乡。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苏东坡没有太大建树,因为那时候58岁的父亲苏老泉去世了,他为父亲守孝3年。再出仕的时候,已是宋英宗在位,他本来有机会直接进入中央机关,但宰相韩琦不同意。治平三年(1066),宋英宗想打破常规,将苏轼直接召入翰林院,委以知制诰的重任。韩琦谏道:“苏轼,远大之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但英宗急于用苏轼,问韩琦:知制诰不宜立即委之,任命为修起居注的史官可以吗?韩琦仍不同意,认为修起居注和知制诰一样是显要职位,也不可骤然任之,建议先让苏轼到史馆兼职,按近来的规矩,这也得考试合格才行。治平二年,30岁的东坡,再次制举三等,自此得以进入馆阁,遂有苏学士之称。

接着大时代的变革出现了,年轻有为的宋神宗即位,苏轼的人生坎坷开始了。熙宁年间,宋神宗起用了面都没有见过的王安石。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宋神宗即位后,大宋王朝虽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内部已经蕴涵着深刻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那时的大宋活得并不轻松,每年要向西夏交7万辆银子,向辽国交20万两银子,输出的布匹和食物不计其数,所以当时的大宋已是风雨飘摇。你想想,宋神宗多么想要变法,但是宋神宗的时代是什么时代?再往后一点就是徽钦二帝被掳走,就是著名的“靖康之变”。所以,宋神宗的变革,让北宋的寿数又往后绵延了一点点。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宋神宗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能下狠心的改革派了。

熙宁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亦称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朝中,以老臣司马光为首,三苏父子,曾巩、欧阳修等不主张这么严酷的变法。他们的争论点在于,变法能不能变祖宗之法?司马光认为,祖宗之法再不好,可以择其善者修改,不能彻底颠覆。但王安石认为有些就是要颠覆,要立新法。所以,王安石主张的是强国论,把老百姓的钱都收上来,再不打仗的话国就灭了;而司马光主张的是富民论,不能让老百姓卖儿卖女,得让他们把日子过下去。通俗讲,新旧党争的症结就在这里。

何事长向别时圆?

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浩浩荡荡18年,跟司马光拉锯只有一年,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就下去了。司马光告老还乡十五年,成就了那本名著《资治通鉴》。宋代的知识分子了不起,当下能建功立业,回乡能著书立说,从思想到行动一心希望匡复民族,中兴社稷。既然用了王安石要革新现有的法度,苏轼因为一再上书指责新法遭到拒绝就只能请求外任。首站是杭州通判,通判是一个小官,相当于最高长官的助理。

到了心旷神怡的杭州,苏东坡这样一个深情的人,自然免不了深情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所以他走到各地的时候,看见的总是这样一种拟人化的山水与人心的碰撞。能反映他内心的其实是到了密州,到密州的时候年龄并不大,自称老夫的时候是39岁,但苏轼经历的心事蹉跎已经很多了,所以在密州出猎的时候才会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时候他多么希望打仗啊,但不能打仗,只能打猎,所以只能发一点少年狂,让这么多人跟着我浩浩荡荡,其实是让心中的豪情有一点点寄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是他的真正梦想,什么时候等到皇上给我诏书,让我去戍边,真正给我一个大业。其实,文人的心气是一直靠这样撑着的,大家会发现时光中一个人越抗争,觉得时间少他越是一个儒家气质;而一个人越顺应,越从容,越是高士的气派。苏东坡年轻的时候一直跟时光在抗争,但逐渐学会了顺应。苏轼的一生为什么有趣呢?就是因为儒道释对于他来讲是生命中都曾经体会过的状态。密州有一个高台,苏辙为他起名叫超然台,你应该有一种超然的气派。

所以苏轼还在安慰自己,时光还来得及: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也是在密州,苏轼一直想着他的兄弟子由,我们大家那么熟悉的词章,就写在苏轼40岁整。都说四十而知不惑,所以这个时候大家会清晰地看见,他已经从单纯的儒家的坚持转向了儒道兼济,而且已经转向了对世间、人间、天上的一种关怀,他已经在这个时候想,除了我的此时此刻,那么天上又是什么样?人间又有多少不团圆?我跟我的弟弟离得那么远,但是人不团圆时明月圆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样的手足情深,这样的兄弟挚友,在相隔很远的时候问一问青天上的明月照过多少悲欢离合呀。看着这一首,就会想起李白当年的话:“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当年,李太白一顿酒杯,而苏东坡接过他的杯子又举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要问什么呢?

新闻推荐

成都市区域合作城市(州)采风作品巡展在眉山开展

本报讯(记者钟烨)昨(10)日,成都市区域合作城市(州)采风作品巡展——眉山站展览在眉山市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由成都、眉山、资阳...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