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滔 “复活”古旧家具 成就非遗项目

眉山日报 2019-01-28 07:02 大字

杨滔展厅内的部分作品。杨滔正在工作室内研究清代窗花。杨滔修复的古旧家具。杨滔的第一件修复作品——床花。

有这么一个人,他对古旧家具情有独钟,甚至痴迷到“不务正业”;他半路出家,舍弃原本优渥的生活,只为让古旧家具“起死回生”,重新以“原本”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件件“会说话”的时代精品。

他就是东坡区古旧家具及建筑修复的非遗传承人杨滔,今年45岁,从一个科班出身的汽车工程系专业人士“跳行”到古旧家具及建筑修复行业,只为追逐他心中未完的梦。

据悉,从2011年正式从事古旧家具及建筑修复以来,杨滔已经修复了300余件作品,收藏古旧家具1000余件。

半路出家寻梦 9年“磨剑”炼技艺

1月8日,记者见到杨滔时,他正在东坡区白马镇龚村一个堆满古旧家具的工作室内忙碌,他要将一件清代的窗花进行修复。

“我平时不善言谈,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杨滔说,只要跟这些古旧家具在一起,他就感到很快乐,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想争取时间把它们一件件重新“复活”。

谈到对古旧家具的喜爱,性格内敛的杨滔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从小我就对古旧家具特别感兴趣,很多人不理解,我只好将这个爱好埋藏在心底。”杨滔介绍说,1996年大学毕业后,他便在眉山从事汽车维修配件经营,因为汽车专业知识过硬,生意一直很好。期间,他开始重拾兴趣,收藏古旧家具。为了更好地感受这些古旧家具的历史文化,每年他要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农村找寻属于古旧家具的本真。

“我从不去大景点,人工味太浓了。”杨滔说,为了感受民俗文化的历史积淀,他甚至晚上睡在大山里。直到2009年,他发现自己在古旧家具的世界里已无法自拔,便将经营了10余年的生意关闭,直接呆在家里,钻研古旧家具及建筑的修复技艺。

就这样,杨滔从此情定古旧家具,转行做起了他喜欢的事情。

“我纯粹是半路出家,什么都不懂。”杨滔说,2009年至今,他用9年时间在家中“磨剑”,通过阅读书籍、向同行请教等,不断提升自己修复古旧家具及建筑的能力。

对于古旧家具的修复,杨滔已经到了痴迷的状态,经常睡到半夜灵感来了,他便马上起床修复古旧家具,一忙就是10多个小时。甚至因为资金缺乏,他省吃俭用也要将古旧家具买回家,经过修复让它们重新换发光彩。

“我能坚持到现在,离不开妻子的默默付出与支持。”杨滔说,虽然这条路走得非常辛苦,但他从不后悔。

经过9年时间的不断磨炼,现在杨滔也有了自己的修复诀窍。“拿到一件古旧家具,首先要了解它的背景文化,再考虑怎么打磨,最后再带入到当时的场景中,结合背景文化进行修复,出来的作品一定是富有生命力的‘活物’”。

凭借精湛技艺

成就区级非遗项目

杨滔300余平方米的展厅内,摆放着他这几年来修复的作品,大大小小的作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这是我修复的第一件作品。”杨滔指着柜台上的床花介绍说,这件床花是他在象耳镇一个农户家里收购的,当时已经缺失了三分之一,它通过五瓣花、白菜、桃子、皮丘、聚宝盆等实物,将人们所追求的“福禄寿喜财”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拿到这件床花后,他便着手研究如何修复,因为没有修复和调色用的工具,他就通过调配汽车烤漆,将颜色描上去,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了两朵牡丹花,用当时的眼光把这件床花的历史沧桑感体现出来。

随后,杨滔又指着一个大气温婉的屏风说,这是他2010年在修文镇一老农家的清朝老宅阁楼内收购的,老宅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当时他正站在阁楼内与老农商量着,一不小心从楼上摔了下来,当场昏迷了10多分钟。

“在我心里,每件老旧家具都有自己的故事,经过修复,让它们‘活’起来,以崭新的面貌向大家展示其独具韵味的年代美,这是我选择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杨滔说。

凭借精湛的技艺,杨滔很快在古旧家具及建筑的修复行业中崭露头角,不少商家慕名而来找他造景。2018年年初,他正式对外承接造景等工程任务,开始了二次创业。

据杨滔介绍,他在中国博物馆的改造升级工程中承接了3个造景任务,分别为清朝窗花、厨房、东坡家宴。这3个造景任务历时3个多月,经过精心打磨,用一道道繁杂的工序,将3个场景完美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赢得了一片赞誉。最近,他还承接了白马镇眉洪路白马生态民俗文化之旅线路的打造。

与此同时,杨滔的“古旧家具及建筑修复技艺”被列为东坡区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一步,我将在白马镇龚村建立一个民俗及床文化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旧家具,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杨滔说。

新闻推荐

郑显伦 一位耋耄老者 一段音乐传奇

郑显伦。郑显伦在90年代授课。郑显伦在90年代授课。郑显伦。见习记者雷同文/图在东坡区青少年宫4楼,常能看到一位老者,他微...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