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农业局 做优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易敏
东坡区泡菜原料蔬菜种植基地一角。(资料图片)俯瞰东坡区万亩柑桔园。(资料图片)
隆冬时节,行走在东坡区乡间,只见片片田野铺展大地,片片果园硕果累累,座座新宅错落有致,条条道路四通八达……这些都是东坡区农业经济加快发展带来的喜人气象。
农业兴带来百业旺,百业旺方能百姓安。近年来,东坡区农业局立足区情,推动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在确保该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的同时,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聚焦“3+2”产业发展,科学合理确定特色主导产业,优化生产布局,深入推进产业融合,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打造泡菜基地、晚熟柑桔、水产育苗基地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生产格局,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竭动力。据数据显示,仅201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就高达81.364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14元。
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助推泡菜产业提质增效
12月16日,走进中国泡菜城万亩绿色蔬菜基地,放眼望去,广袤的田野一片翠绿,田成方、路相连的基地里,运输车辆穿梭不停,将这些蔬菜送往泡菜企业。而此刻,在泡菜企业车间内,现代化的设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生产线操作,各类蔬菜通过清洗、筛选、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后,最终加工的成品被发往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市场,走向老百姓的餐桌。
蔬菜产业作为东坡区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之一,东坡区委、区政府立足产业优势,确立了“做强中国泡菜之乡,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农业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一流泡菜产业”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东坡区农业局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社牵头、农户参与、四级联动、抱团出击的举措,严把原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利益联结机制三大环节,有力促进了蔬菜产业迅猛发展,闯出了一条蔬菜基地规模化、龙头企业集群化、蔬菜产业品牌化的新路子。
特别是去年,东坡区以第一名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创建名单以来,该区以“东坡泡菜”为特色,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建全国最优园区、产全球最好泡菜”目标,以产城融合、技术创新、绿色发展、利益联结为载体,纵深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包括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泡菜城会展中心建设、东坡泡菜主题公园和生态湿地等在内的10个大项、22个小项。已完成所有项目的验收、审计和资金拨付,并由东坡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农业农村部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进行了专题汇报答辩,在参加汇报的42个区县中,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并提出了申请认定,接受了农财两部的核查认定。
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创建和建设,园区内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夯实、产业产能全面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区域领先、带动农民作用显著。据介绍,东坡区今年实现泡菜原料加工170万吨、产值165亿元,占据四川二分之一和全国三分之一市场。主导产业覆盖率达到78%,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5%。园区引进64家泡菜企业入驻,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9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5.6:1,园区年总产值达219.5亿元。形成原料基地种植、产业集群加工、旅游商务会展为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园。
坚持示范引领
晚熟柑桔异军突起
除了蔬菜产业,近年来东坡区晚熟柑桔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在今年3月举办的首届晚熟柑桔节中,东坡区被授予“中国晚熟柑桔之乡”荣誉称号,迎来了发展的大机遇。
作为全国晚熟柑桔生产的优势区、核心区,近年来,东坡区加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将晚熟柑桔确定为全区主导产业。为促进全区晚熟柑桔产业健康发展,东坡区农业局在基地建设、产业加工、品牌打造、绿色发展等全方位发力,持续抓好柑桔换代升级“双晚”战略,打造以晚熟为重点的优质柑桔生产基地。
走进该区悦兴镇万亩高标准晚熟柑桔示范园,一行行茁壮成长的柑桔苗整齐划一,微坡起垄的基地绵延起伏,壮观而不失美感。东坡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万亩晚熟柑桔产业园建设于去年启动,园区位于工业大道两侧1.5公里范围内,包括悦兴镇和多悦镇,面积1.7万亩。目前已起垄近7000亩,苗木定植22万余株。示范园建成投产后,将对提升全区柑桔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有力推动柑桔产业纵深发展。
基地建设顺利推进的同时,东坡区农业局更着手产业加工布局。据介绍,目前全区拥有果品初加工企业37家,拥有自动分选、包装线58条。为提升初加工技术,增加果品效益,东坡区与中农城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将在云盘村投资10亿元,建立冷链物流电商一体化晚熟柑桔批发交易中心,促进产业链延伸,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
品牌打造方面,该区聘请专业团队策划东坡区晚熟柑桔区域品牌战略规划,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战略规划和公用品牌标识,将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双牌”战略,提升东坡区晚熟柑桔价值。目前全区已经形成柑桔企业商标19个。
绿色发展方面,近年来该区推广应用生草栽培、水肥一体、留树保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不断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全区晚熟柑桔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8%。
一系列做强做响晚熟柑桔发展举措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该区以春见、不知火、沃柑为代表的晚熟柑桔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量22.6万吨、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360元,种植规模全省第一。
生态健康水产养殖
走出特色产业化发展路径
“哦,原来可以这样养鱼,不仅不会排放养殖废水,鱼产量还可以数倍增加。”近日,在东坡区思蒙镇沈店村3组养鱼户杨志祥的鱼塘边,几十位养鱼户正在“取经”学习新型的环保高产养鱼模式。
“杨志祥采取的是‘高位池加净化池循环利用’养殖新模式,就是将养殖区的废水,利用水压通过排水管进入净化池,通过狐尾藻净化后的水,再抽回养殖区,从而实现池塘间的循环,打造先进、高效、高产的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模式。”东坡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东坡区有5000多个这样的养殖鱼塘,下一步将在全区全面推广。
东坡区是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生态预防示范区、全省渔业生产重点县和水产产业化示范县,特别是名优水产种苗繁育居全省及西部地区首位,渔业经济总产值居全省第一。
为让特色产业更有技术含量,东坡区农业局在积极探索环保又高产的养鱼模式外,还加大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的战略合作,抓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实现了东坡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30吨;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5亩;申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开展水生动物人工增殖放流鱼类4000余斤;繁殖名优水产品苗种84.4亿尾,新增水产苗种繁育量9.4亿尾。
“现在我们正在抓紧眉山水产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工厂化封闭式循环水育种车间已开始试运行养殖鲈鱼苗,高低位池已开始大口黑鲈养殖试验。”东坡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在节水、节地、减排的循环水养殖模式中起到引领作用,将极大地促进全区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
新闻推荐
清理“僵尸车”。本报讯(易敏记者李勇军文/图)为进一步搞好“双创”工作,东坡区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双创”工作领...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