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家卫能翔

眉山日报 2018-11-25 01:03 大字

精彩的表演。演出中。演出现场。认真对待每次演出。

卫能翔,四川眉山人,眉山市文联副主席,眉山市戏剧学协会主席,眉山市三届人大代表,眉山市第三届劳动模范,眉山市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团长,知名川剧表演艺术家。

川剧一定会不断发展繁荣

上世纪50年代,眉山成立了县川剧团。当时的川剧是很火爆的,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川剧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固定节目。每逢剧团大型演出,眉山城里就如过节似的,大人抢票,孩子翻墙,台上叮咚锵,台下巴巴掌,热闹极了。

改革开放后,《白蛇传》《苏云庄》《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经典戏剧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到80年代初,喜欢古装戏的越来越多。有戏迷笑称,票友多得把川剧团的铁门都快挤烂了。

眉山县川剧团也经常受邀去外地的剧场演出,脚步遍布重庆、雅安、成都、乐山等地,川剧团走到哪都像过节。我们在成都各个剧场都演了个遍,而且场场爆满,省川剧团、成都市川剧团还停止演出,专门来观摩我们演出。我们到乐山表演时,要三张乐山剧团的票才能换一张眉山川剧团的票,火爆的时候,五张都换不了。川剧团的演员们,享受的都是明星般的待遇。演出结束后,好多观众就守在剧场门口,等着请剧团的演员出去喝茶吃饭。

到了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文化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影、电视、舞厅、卡拉OK等占据了百姓的娱乐生活,那细嚼慢咽、娓娓道来的川剧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川剧团从山峰直接跌到谷底,往日的火爆场面一去不返,冷冷清清的舞台成为常态。

当时,剧团中很多团员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川剧,往别处谋生,有卖服装的、有开馆子的、有做小生意的。曾经上百人的川剧团,一时间仅剩下50余人,剧团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以前川剧团门口总是堆满了买票的人群,后来,卖票的窗口变成了杂货铺。

即便川剧没落了,我们还有很多川剧老戏骨在坚守,继续活跃在舞台上。我们将过去的曲目重新编排成现代的、符合年轻人喜好的表演,同时结合当代热点编排新的剧目,成立了心连心艺术团,活跃在眉山大地上,宣传川剧。

改革开放40年来,川剧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对川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现在,国家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市战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地方独特文化的配合,大形势非常好。

整个川剧在台上是振兴的,台下有些困难,但这会随着文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努力而改变的。我一直坚信,川剧一定会不断发展繁荣。

■本报记者 蒋萍

新闻推荐

从“孔雀东南飞”到“凤凰自归巢”

1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中国历史进入崭新的篇章。就在同一天,深圳市的“前身”广东省宝...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