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眉州“山溪堂”书画装裱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传承装裱技艺 非遗项目觅传人 本报记者 罗端 文/图
工作中的陈介红。陈介红为画作刷上浆糊。陈介红在装裱室内整理待装裱画作。
俗话说:“七分画,三分裱”。作为眉州“山溪堂”书画装裱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陈介红为一幅幅精美的书画做着“嫁衣”。眼下,让他最愁的是无徒可教,这门装裱技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
非遗名片
眉州“山溪堂” 书画装裱技艺
据《眉山县志》记载,陈善福于民国时期在眉山正西街开设修文纸社(以经营书裱、装订、石印为主),是为第一代传人。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黄鹤明从师陈尚福(陈善福与陈尚福是兄弟关系)掌握书画装裱技艺,在原眉山三苏文物保管所从事装裱工作,成为第二代传人。
1981年,陈昌云从师黄鹤明学得书画装裱技艺,在眉山城开设“翰墨香”书画装裱店,成为第三代传人。
20世纪90年代至今,陈介红从父亲陈昌云处学得书画装裱技艺,在眉山城开设“山溪堂”书画装裱店,成为第四代传人。
2011年,眉州“山溪堂”书画装裱技艺被列入东坡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眉州“山溪堂”书画装裱技艺被列入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则故事
拜师学艺
执著前行
陈介红出生在装裱世家,小时候看着父亲装裱书画,耳濡目染中产生了浓厚兴趣。16岁时,他拜师眉山装裱名家黄鹤明,一边向师傅、同行们学习,一边苦练技艺。
出师后,不到20岁的陈介红在眉山城里开了一个门市。一开始,顾客看他年轻,都质疑其装裱水平,来找他装裱字画的人很少,有时还会遇到重新装裱的尴尬。
一次,陈介红精心装裱了一幅旧画,顾客却不满意。无奈之下,他只好揭裱重装。他回忆道,旧画本来就很薄,揭裱远比装裱困难得多,稍不注意就会损坏画心,影响墨色。因此,他每操作一步都小心翼翼,还专门跑去请教师傅和同行,一连40几天,人都消瘦了一圈。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的付出得到了顾客的肯定。
从业多年,陈介红克服了很多困难,但凭着对装裱的热爱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不仅练就了过硬的装裱技术,还自学了复原破烂古字画的本领。
一个心愿
收个徒弟
传承技艺
由于手艺精湛、为人诚信,多年来,陈介红赢得了很多书画家的信任,不少外地人慕名前来找他装裱。
在陈介红的装裱室里,记者注意到,其用于打磨的石头已被磨得很光滑。“为了能将书画的最好形象装裱出来,我还研究天气,避开高温、潮湿等天气对画质的影响。”陈介红介绍说。
如今,陈介红每年会裱上千张书画作品,基本上都是他独自一人完成的。“以前也收过徒弟,最终都没有坚持做下来。如今我已经50岁了,想收一个靠谱的徒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陈介红说,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学习装裱,觉得枯燥无味。“做我的徒弟,除了要有审美水平,还要能吃苦、有耐心。”
一份坚持
精益求精
留存美好
窄窄的弄堂里,不大的两间房子便是陈介红和“山溪堂”书画装裱技艺的居所。走进其中,屋内墙上贴满了不同的画作,桌案上堆着很多等待装裱的书画作品。
“机器装裱根本不能和手工装裱相比。”谈起传统手艺,陈介红一边说一边铺开桌案上的一幅山水画,拿起陈旧的羊毛刷,沾上自己熬制的浆糊,均匀地敷满整张画的背面,然后将画服帖于宣纸之上,裁掉多余的空白,再将画贴于另一间屋的墙上并刷平整,不容一丝的凹凸。“一晚过后,就可以取下来上花绫了。”
托底、镶边、裁剪、上墙、打蜡、打磨、装框……近100道工序,看似流水线般的操作,却充满玄机。每当拿到一幅书画作品,陈介红首先会观察它的风格、用色、画纸的厚薄和质地等。“完成一幅作品的装裱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过程都是固定的工序,但其中很多东西并非一成不变,需要靠常年累积的经验、感觉来把握。”陈介红介绍道,裱画的时候,他会选用最适合画作的材料,而为了保证每一幅书画作品的长久保存以及下次装裱的延续性,他从不在材料上吝啬,“比如装裱书画用的木头,我会用指定的杉木,这样既可以保证书画不变形,还能让其保存时间更长。”
新闻推荐
全市检察机关“绿水青山就在我们之间”系列报道之四 擦亮检察名片 打造公益品牌 马昕本报记者廖文凯文/图
检察干警抽查学校周边“五毛食品”。检察干警实地查看水污染情况。“目前,我院共发出15件行政公益诉讼的诉前检察建议,除1...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