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圣 打通“东坡泡菜”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聚焦乡村振兴人才系列报道③
张其圣正在实验室工作。(受访者供图)
钟利东 本报记者 李勇军 陈燕利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东坡泡菜,一端连着园区工厂,一端连着乡村基地。2017年,东坡泡菜蔬菜原料基地超33万亩,产值165亿元。作为“味在眉山”的龙头产业,东坡泡菜在产业发展、安全监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香飘万里、名动海内外,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一碟小小的泡菜能够得到如此发展,自然离不开泡菜发酵工艺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服务企业研发产品技术的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泡菜研究院)在当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而作为该院执行院长和顶尖专家的张其圣,亦发挥了不小作用,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关创新、研发新技术,从而推动了眉山市泡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攻克泡菜大谜团
为产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8月1日,张其圣打开了研究院的大门,开始了本月的第一次实验。
作为全国第一个泡菜研究院,中国泡菜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是依托“泡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泡菜创新团队”,集中了行业最优势的单位和最优秀的专家学者,为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办非企业组织,是四川省首批启动的十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之一。这里,聚集着全国琢磨泡菜发展的“最强大脑”。
“我们这里全职和兼职人员共有42人,其中4成以上都是高级职称,光博士就有10人。”张其圣介绍,作为典型的“民办公助”,研究院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不与产业脱节。而靠着这样的模式,该院成立至今,已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
“目前研究院已研发出泡菜微生物分离筛选、直投式功能菌应用、连续泡菜副产物综合利用、泡菜现代生产高效节水(减排)等新技术,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的清酱泡菜、口口脆等泡菜新产品达100多个。”张其圣介绍说。
科技必须从实验室里走出来,通过生产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张其圣表示,为了科技成果实效化,该院建立了成果库,一部分人员专门面对企业推荐新品;还有一部分科研人员,则以市场为导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型产品。“目前我们研究院获得国家专利70项,15项研究成功落地转化为实际产品。”
眉山民间做泡菜的传统由来已久,一坛老水,经历几代人都不坏,泡出的泡菜品质如一。在某种意义上,泡菜已经不仅是一种味蕾的肉体感受,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乡味与乡愁。张其圣对泡菜的研究,没有局限于技术层面,更是将思维扩展到文化和精神层面。“我在思考,能否将这种传统的泡制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使东坡泡菜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张其圣将解密这一坛老水作为科研攻坚的焦点。近3年的时间,张其圣及其团队做了数千次实验,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2016年,张其圣及其团队研发的“基于泡菜优势微生物及其生物反应器连续自控技术示范”项目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简单地说,就是发现‘稳态发酵\’现象并加以应用。”张其圣解释说,研究发现老水中的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瘦小酿酒酵母三种菌发挥主要功能,相互作用,创造了极致口味的泡菜。
张其圣进一步解释说,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用工业化的大罐子也能泡出家里陶坛的味道,这样泡出的泡菜,不仅口味好,加上冷链,不用杀菌也能大大保证活性乳酸菌的成活。“当前,已经有企业将此技术转化应用。”
小小泡菜魅力大
吸引外地博士扎根眉山
一个外地来的博士,为什么会在眉山研究泡菜?
今年35岁的张其圣是安徽人,2000年考上四川大学。远离家乡的他,并没有水土不服。特别是在饮食方面,他迅速被四川泡菜的美味所征服。
张其圣的老家虽有腌菜,可低盐爽脆、菜品多样、味型丰富的泡菜却从不曾有过。他很纳闷:这么好吃的泡菜,为什么只有四川才有?
学习发酵专业的张其圣,很快通过研究找到了答案:泡菜适宜在5到25度的环境中发酵,而具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提供了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
可否让美味的四川泡菜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在老师的鼓励上,张其圣走上了泡菜研究之路。“我是同学中,唯一研究泡菜的。”张其圣笑着说,当时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让大家在四川以外的地方,都能吃到泡菜。
“做研究要与实业结合,眉山具有强大的泡菜产业集群,同时也汇聚了大量的产业人才,更重要的是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张其圣说,眉山几乎占据了泡菜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部优势,这里是他实现梦想的绝佳之地。2007年,他来到眉山,开启了自己的泡菜梦。
11年的科研攻关,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各级认可并不断得以工业化运用,为东坡泡菜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张其圣及其团队的科研工作,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科研工作永远没有尽头。”张其圣告诉记者,目前团队依然处于非常紧张的工作状态,团队成员平均每月加班都超过30小时,自己也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
张其圣介绍,自己和团队除了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线和成熟产品外,他们还为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探索寻求各种方法、途径。目前各大泡菜企业运用的全自动灌装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以往一套德国进口的全自动灌装系统售价在1000万元左右,日本的也要数百万元。”为此,科研院、泡菜企业、设备加工企业前往各地考察,将系统各个参数和技术要求与国内相关企业反复沟通和实验,开发了多套试验机,最终完成了泡菜全自动灌装系统的国产化,且每台售价只有几十万元,为企业转型升级节约了大量资金,也为产业发展集聚了技术储备。目前,园区所有企业均采用国产化全自动灌装系统。
谈到泡菜产业的发展,张其圣坦言,打造高端产品和走出去是产业转型的优选路径。“增加东坡泡菜的科技含量,打造高端泡菜,增加东坡泡菜附加值。同时,科研院所还在思考另一种模式,就是由眉山提供成套的全自动东坡泡菜生产设备、菌种以及管控系统,在其他地方建蔬菜基地,如此一来,东坡泡菜‘总部经济\’或成现实。”
“泡菜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坛坛罐罐的制作方式,其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工艺更加科学。但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工艺,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泡出的菜要安全、健康、美味。”张其圣表示,东坡泡菜让他找到了科研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现在,他和自己的团队将继续做好研发,打通“东坡泡菜”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雷卓鸣)昨(2)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王光彩带队慰问交警、电力工作者及环卫工人等奋战在高温一线...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