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哇子 王晋川

眉山日报 2018-07-01 07:17 大字

呜哇子是眉山特有的一种肥田草的果实,其形状如同小碗豆荚,其果实如圆圆的小小的中成药“黄连上清丸”。

呜哇子是如何得名的,一般人还真说不明白。其荚成熟籽未变黑时,取一荚掐去头尾,抖出中间果实,荚就变成中空的了。将其一端含在口中,便吹出“呜呜哇哇”的声音,呜哇子由此得名。

苏东坡在黄州时,给眉山的这种肥田草取了个雅号:元修菜,又叫巢菜。盖因苏东坡落难黄州,眉山人巢谷巢元修不远千里去看望。苏东坡感念之余,想起家乡的这种肥田草,因赋诗曰: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点酒下盐豉,缕橙笔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苏东坡在诗中详细介绍了这种肥田草,说这种草的嫩尖是可以吃的。到了春末,被翻入泥中肥田。他还嘱托巢谷回眉山后,寄些种子来,他要种在东坡之上。

眉山的确有这种肥田草,四川人叫油苕,眉山人叫苕尖。苕尖可以入菜,但不可与酒同吃,吃了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脸憋得通红。南宋诗人陆游《剑南诗稿》中有记载,蜀菜有两巢:大巢,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畦中,东坡所赋之元修菜是也。

孩子们才不管你巢菜、元修菜哩,只关心田里的麦子黄梢,呜哇子变黑。放了学,田里去转一圈,捋得满满两荷包呜哇子,便要开始一场呜哇子大战。

呜哇子是用来吹的,含在口中,通过一枝细竹管吹出,打在人脸上有点痛。一般打呜哇子战,孩子们要分为两队,人数相当,一一对阵。吃不过打的,或呜哇子吹完了弹尽粮绝的,就败下阵来。当然也有打混战的时候,逮住谁是谁,乱吹一气。这个时候就真的是鸡飞狗跳,狼奔豕突了。

打呜哇子战也有伤员,有把眼睛打红打肿的,有把呜哇子吹到耳朵里掏不出来上医院的……不过这些都挡不住孩子们吹呜哇子的热情。

如今苕菜很少看到,呜哇子更难觅其踪。偶尔在菜市场看到苕尖,买上半斤一斤回家炒着吃,权当忆苦思甜了。

新闻推荐

在东坡魂吟竹乐聚(外一首) 王影聪

2018年6月29日,东坡老家在2018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开幕式举办了竹艺展演,绝妙悦耳,非常动听。为此次成功圆满的竹音乐...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