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路径 迈上奔康大道 邓灿 特约通讯员 陶广汉 本报记者 李勇军 文/图

眉山日报 2018-06-15 07:52 大字

宋程村村民正在进行柑桔田间管理。

“我家原来进入丰产期的320株果树,还都是爱媛38号、春见等最好的优良品种,就因为缺少技术管理知识,每年卖果收入只有几千元。”近日,在东坡区富牛镇宋程村4组一处果园里,脱贫户郑碧文话锋一转,“自从技术管理委托年年丰生物公司负责,这两年水果效益是翻倍地增长。”如今,曾经的市级贫困村的宋程村,像郑碧文一样通过公司+农户模式脱贫增收的果农比比皆是,全村水果产业重现生机,脱贫摘帽迈上奔康大道。

技术跟不上 守着“摇钱树”受穷

宋程村地处偏僻角落,由于受封闭的地理条件制约,村民思想观念相应有些落后,果树管理技术跟不上产业发展。

村支部书记余德介绍,在多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全村选准了水果产业“挑大梁”的增收路子,并且逐渐形成了目前4570亩的种植规模,其中早年投产果树面积占半数以上,而且大多是现今“时髦”的春见、爱媛38号、不知火等名优品种,但就是始终没有好的品质和高的产量,致使全村水果效益连年打折扣。

余德说,问题根源就是技术水准低,果农各行其是——有的没有选准对路的肥料、农药,有的施肥用药不是多就是少,有的不给果树修枝整形,有的不知如何保花疏果,有的该套袋的没有套袋……种种问题和短板,导致果树管理粗放,全村水果品质差、产量少、效益低。面对投产多年的果树,不少果农失去了信心。几年前,守着“摇钱树”受穷的宋程村被纳入了市级贫困村。

公司+农户 产业重显生机

脱贫攻坚,发力果树。宋程村作为眉山市卫计委和东坡区扶贫移民局的联系帮扶村,从2015年秋开始,他们首先从帮扶郑碧文等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入手,联系四川年年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过实地考察,采取公司+果农的合作模式,与果农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

协议约定,一方面公司以每株成年挂果树达到70斤的产量标准,承诺保证经济效益增长50%以上;另一方面,贫困果农每株树出资40元的技物服务费,其中20元由贫困户自己承担,对缺钱户还可在卖果以后再付,另外20元的缺口,由帮扶单位从扶贫项目资金上填补。公司除无偿提供所需的复混肥料、农药等物资,还包揽技术培训、肥料施用、防病治虫、保花疏果、修枝整形、品种改良等全程配套服务工作,村里成立的金桔香水果专业合作社则积极当好“配角”,做好销售等相关服务。

“我那320株栽了多年的春见、爱媛、不知火等品种,原来施肥不对路,用量又很少。因此,产出的果子品质口感差,大小不均匀,次果烂果也很多,产量不高效益少。”郑碧文的父亲年老、妻子智残,一家人生活入不敷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转机出现在2015年,郑碧文在帮扶干部的牵线指导下,按照与公司签订协议,共付给该公司12800元的果树管理技术服务费,其中他自己实际出资6400元,另外6400元由帮扶单位从项目资金中解决。这样,郑碧文用公司的肥料农药,而且技术培训、肥料施用、防病治虫、修枝整形、保花疏果等也全由公司负责,产出水果品质、卖相、产量立竿见影,2016年卖果收入就从原来的不足万元陡增到5万元,除去服务费、纸袋、人工等成本支出,纯利达到3万元。2017年,郑碧文卖果收入突破7万元,获纯利更是在5万元以上,甩掉了穷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用扶贫项目资金撬动,激发贫困户投入,公司技术环环紧扣,公司+农户的模式成效显著。据了解,全村22户贫困户种植的3330株果树,单株产量上升,经济收入翻番,户户摘掉贫帽。

复制经验 全村获利

公司+贫困户的做法,果农承担风险小,显现效益高,宋程村两委认定确实可行。于是,他们在对口联系单位的有力帮扶下,进一步与年年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引导180户普通水果种植户与公司联姻合作,将2600亩挂果树委托由公司全程指导管理,统一提供肥料、农药等物资。

近两年来,村里先后开展水果技术培训8期,全村受训果农1000余人次,促进了技术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去年,宋程村与公司合作的果农户户增产增收,全村水果面积从2000多亩扩大到4570余亩。

余德欣喜地介绍,2017年,全村水果产量突破4000吨,产值从过去100万元上升到2000多万元,全村人均水果收入达到14000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果“一品村”。创新扶贫路径,在公司+农户的机制下,农民挣大头,公司有回报,果农、公司实现双赢,贫困村宋程村彻底摘掉穷帽。

新闻推荐

眉山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连续3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报讯(记者黄海波)昨(14)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5月,眉山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6.29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全省...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