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劳动者”系列报道 匠心筑梦 共建美丽眉山
余德槐伏案编写新书。郭利红在生产现场巡检。
坚守科研一线的创新“尖兵”、关爱问题青少年的八旬老人、心灵手巧的竹编工艺美术大师、轻工业行业的技术精英……他们是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他们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感人的奋斗历程,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可贵的奉献品格,集中体现了眉山市当代劳动者的精神风貌。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集中展现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的光辉形象和优秀事迹,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我们身边的劳动者,敬请关注。
余德槐:服务青少年无止境
见习记者 罗端 本报记者 古良驹 文/图
余德槐,84岁,中共党员,1996年退休后担任眉山市东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06年担任东坡区青少年教育咨询中心主任,2013年担任青少年转化学校校长,先后荣获“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中国韬奋出版奖”“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国禁毒优秀工作者”等上百个(次)荣誉称号。
近日,记者在东坡区青少年教育咨询中心二楼见到了余德槐老人,他正伏案编写一本关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书籍。“为下一代服务完全彻底不掺假,真心实意不动摇。”——这是余老挂在嘴边也身体力行的一句话。22年的倾心奉献,他的足迹遍布全区中小学,自费深入省内外监所,给未成年在押人员开展公益讲座……
发挥余热
带领迷途心灵走出阴霾
余德槐从事了40年图书发行工作,1996年退休后,担任眉山市东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成为一名关心下一代老年志愿者。
“青少年‘转化\’工作,就是教育那些家长难管、学校难教、派出所难治的青少年。”余德槐22年来,先后在100多所中小学义务授课1800多场,听众达90多万人次。他自费去了23个监狱、劳改场所,帮教转化犯罪青少年,向服刑青少年赠送3000多册书籍,回复了30多个劳改场所70多名失足青少年的来信,用诚挚的关爱与感召带领一颗颗迷失的年轻心灵走出阴霾,帮助这些青少年回归社会。
公益课堂
搭起家长与孩子的“连心桥”
八旬老人,本应安度晚年、享天伦之乐,但余德槐反而更忙,不仅要讲课,还要写书、整理材料、组织协调学校开展工作,但余德槐却乐在其中。“我将青少年教育工作当作快乐的事、延寿的事,更是当作将我的一生奉献给党与人民的事。作为劳模,要发挥余热,弘扬劳模精神,在关爱下一代成长这条道路上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他说。
2006年,在余德槐的倡导下,东坡区青少年教育咨询中心成立。逆反期的青少年、为教育头疼的家长,纷纷到这里求助。2013年,咨询中心又开展起“家长学校”课堂,义务为家长答疑解惑。
近年来,余德槐举办了500多期“家长学校”,通过公益讲座提高家长的责任感、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他还组织举办了针对隔代教育的“祖辈学堂”200多期,为该区7000多名祖辈提供过免费培训。
不厌其烦
做青少年的“贴心人”
身兼数职,余德槐的担子越来越重,可对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他却不厌其烦。今年大年三十晚,余德槐正和家人吃年夜饭,突然一个曾听过他课的13岁少女打来求助电话,这位少女正与母亲闹矛盾欲离家出走。了解到情况后,余德槐放下碗筷,耐心开导、劝解少女,终于安抚稳定她的情绪。两小时后少女再次打来电话,告知她与母亲已重归于好,并感谢余爷爷对她的帮助。
据不完全统计,22年来,他共向求助青少年回复信件3000余封。接受过余老帮助的青少年达5000余人次,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7岁,其中先后有473名青少年顺利考入大学。
诲人不倦
争当禁毒宣传使者
为广泛宣传禁毒知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余德槐成立了眉山市禁毒宣传中心,常年活跃在全区禁毒宣传战线上。“禁毒务必要从娃娃抓起。”他制作禁毒宣传车和标语牌,在双休日和节假日组织禁毒志愿者,串街走巷、进乡镇、进村社,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宣传禁毒知识。
同时,余德槐还组织青少年到市、区戒毒所参观,强化警示教育,期间还多次到周边市、县学校开展公益讲座,向失足青少年面对面宣讲如何珍惜生命,谨慎交友,识别、远离、拒绝毒品。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余德槐著有《余德槐青少年品德杂谈》《知荣明耻谈家教》《青少年健康上网必读》《梦想飞扬》等书,指导家长做合格父母,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郭利红:科技创新不止步
见习记者 罗端 本报记者 古良驹 文/图
郭利红,42岁,现任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部长。从业二十余年来坚守科研一线,在这片领域挥洒汗水、辛勤钻研,带领团队取得丰硕成果:国家发明专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眉山市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优秀代表,为眉山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记者走进金象公司研发中心内,郭利红正和同事们做着芒硝制纯碱的相关研发实验。“这是我们团队最新的科研项目,也是我们近期及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这位省部级劳模介绍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发展所淘汰。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促使他投身科研,执着地追逐梦想。
埋头苦干
“新兵”成“尖兵”
1997年,郭利红进入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线岗位工作。参加工作21年来,他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公司硝酸装置技术改造、硝铵装置工程建设及三聚氰胺技术发明创新和工程建设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凭着刻苦钻研、执着拼搏的精神,郭利红在工作中逐渐崭露头角,从一名基层工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研发能手,从一名企业“新兵”磨练成能带领研发队伍的“创新尖兵”。
2006年,郭利红参与公司自行设计的20万吨/年加压中和硝铵装置的安装工作,在工艺图纸不完整的情况下,一边安装一边摸索、完善的过程中,将此装置保证质量,提前安装完毕。此技术后来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专利优秀奖”。
2008年,公司开发“加压气相法三聚氰胺装置大型化成套技术新生产装置”,郭利红被抽调去参与此项目,负责装置结构设置、管道安装和设计、现场项目组织和协调。期间,他埋头学习工艺理论及设备原理,逐渐和总工程师一道进行三胺装置工艺管道设计、设备参数调整。
从刚开始的零起点到项目成型、装置的顺利投产,郭利红及团队经历了无数艰辛和不眠之夜。研发成功后,该技术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中国氮肥协会技术进步特等奖,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坚守一线
致力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是一个阶段性工作,加班是郭利红及团队的常态。“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忙起来几乎没有节假日。”因为加班而无暇顾及家庭让他十分愧疚,“最忙的时候凌晨1点回到家,儿子已经睡了,第二天一早6点又继续出门上班,儿子还在睡梦中,那段时间经常连面都见不到一次。”郭利红回忆道。
一线科研的工作虽然辛苦,但郭利红却乐在其中:“科研工作是一项十分有挑战性又有乐趣的工作,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会付出所有心血,不断突破探索,虽然过程艰苦,遇到困难时也会迷茫,但通过努力与付出收获的成果却让我们充满荣誉感与成就感。”
克难攻坚
取得累累硕果
在研发过程中,郭利红与团队攻克了一个个生产技术难题,取得了一个个科研成果,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和建设。每一项投入心血的研发成果与技术革新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也让郭利红的梦想渐渐丰满。
2011年,郭利红参与研发的“5万吨/年节能节资型气相淬冷法蜜胺生产新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他参与研发的“节能节资型气相淬冷法蜜胺生产系统及其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他参与研发的“加压气相法三聚氰胺装置大型化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获得中国氮肥协会技术进步特等奖。2014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1年间,郭利红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褒奖。面对荣誉,郭利红尤为谦逊:“我取得的成绩不仅是我个人的,而是我们的团队,还有那些常年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奉献青春和汗水的所有员工同志们共同努力奋斗而来的。2018年,我们将继续在研发技改的道路上前行。”
新闻推荐
往届参展企业。(资料图片)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将于2018年9月20日至24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眉山将首次作为主题市参加。本届西博会将以“中国新时代·西部...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