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柑桔 助力乡村振兴 荒田变成聚宝盆 见习记者 王莉 文/图

眉山日报 2018-04-05 07:19 大字

东坡区首届晚熟柑桔节上的沃柑。工人正冒雨采摘果子。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3月31日下午,天空中飘着细密的小雨,位于东坡区三苏镇望苏村的钰翔家庭农场却一片热闹。工人们正冒雨从果树上采摘新鲜的沃柑,紧接着放水、清洗、擦拭,动作如行云流水。这些穿上保护膜的沃柑,即将被运往全国各地。

“一百多箱的订单,必须尽快发出去。”农场主蒋秋玉喝完一杯水,略带兴奋地说:“每天都是这样。虽然很忙,但心里是美滋滋的。”

三年坚守 一片荒田变聚宝盆

谁也不曾想到,四年前的一片荒田,如今摇身一变,桃树花香四溢、沃柑树硕果累累……而这,与蒋秋玉的努力息息相关。

2014年,年近五十的蒋秋玉,放弃了安逸享乐,毅然投入家庭农场的建设中。在东坡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的技术指导下,蒋秋玉从三十多个晚熟柑桔品种中,筛选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沃柑、春见、爱媛38等品种。同时,看中了望苏村、胜光村的一片荒田,暗暗发誓:“要让这片荒田变成聚宝盆!”

很快,200多亩土地流转到位,整理土地、栽种树苗……一块块土地被有序分割,采用高厢深沟的方式,种植30亩爱媛38、80多亩沃柑、80多亩春见。2015年,钰翔农场正式成立。

精心管护,换来花果飘香。桃树、沃柑树相继投产,水果错季生产,慕名前来踏青赏花、体验水果采摘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高位嫁接

老桩新芽效益翻几番

“一亩地种55株树苗,一年产量2000公斤以上……”掰起指头算收益,蒋秋玉喜上眉梢:“今年沃柑第一次挂果,一上市就受到大家的喜爱,价钱更是卖到20元每公斤的好价钱,我相信未来农场的收入还会逐年上涨。”尽管今年的柑桔市场不如去年,但蒋秋玉一点也不担忧,她坚信品质优良、口味纯正的沃柑具有市场竞争力。

三年前,这里大面积发展脐橙,让产品渐渐失去竞争力。在“三百工程”的推动下,眉山市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合作,走差异化之路,建立了柑桔母本园,引进三十多个晚熟柑桔品种,从中筛选出了符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春见、不知火、沃柑等晚熟柑桔新品种。在东坡区农业局的帮助和带动下,蒋秋玉采取高位嫁接的方式,把场里原有的7亩多低效益脐橙树高位嫁接,摇身变为高收益的沃柑树。

三年过去,这7亩地的效益翻了几番。在东坡区首届晚熟柑桔节的现场,蒋秋玉的沃柑大显身手,作为嘉宾的品尝柑桔,得到了众多赞许。这种沃柑,属柑桔类特有的最晚熟品种,其果子4月份成熟,5月份采摘上市延续到8月底,足有4个月的销售时间,正好填补柑桔市场淡季“空档”。因其独特的口味,深受市场的欢迎,收益是同类柑桔的三四倍。

采摘+娱乐

农旅融合促增收

历经三年的不断完善,钰翔农场在原有基础上,扩大投资,形成了“采摘+娱乐”一体化的休闲农家乐模式。天气放晴的时候,葱郁盎然的农场里会迎来一批批采摘柑桔的游客。人们约上三五好友,品尝农家小菜,或怡情采摘,享受乡村的闲适。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30年,而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了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这简直是给我吃了‘长效定心丸\’”。蒋秋玉欣喜地告诉记者,乡党委、政府多方面帮助农场发展,创新走“农旅融合”之路。

农场对面,耸立着一座正在修建中的塔台。据望苏村党支部书记彭月中介绍,钰翔农场对面正在规划修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坡园,通过对三苏文化的发掘,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带动乡村产业升级。

目前,东坡区已把沃柑柑桔品种作为柑桔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依托“东坡区崇仁家庭农场”的种苗示范基地,注重在崇仁、三苏、广济、柳圣等水果乡镇,大力推广沃柑新品种示范种植。“钰翔农场是我们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我们正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改善产业基础条件,引导规模种植业主严格植保要求,科学防病治虫,既要保证产品品质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美好乡村、文化乡村。”彭月中说。  

新闻推荐

翰墨绘眉州 市民喜称赞

本报讯(记者毛馨怡)“用中国画呈现眉山的山山水水,好看又精彩!”3月30日,在位于眉山老城门的展厅,由眉山国画院举办的“青山有约”中国画扇面作品展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上午10时,天虽下着小雨,但现场...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