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苏祠:“兄弟”银杏千古情 本报记者 张玉 文/图

眉山日报 2017-12-17 01:44 大字

三苏祠的两棵银杏树叶黄了。被银杏叶吸引的小宝宝。

【核心提示】

推开三苏祠正大门,有两棵大树,一般来说,银杏通常是雌雄并存,然而三苏祠这两棵银杏却都是雄树,每到秋冬时节,这两棵银杏树叶黄了,满身金黄,像披了一层金的黄薄纱,美丽极了,总能吸引无数游客前去观赏。

人们把三苏祠这两棵树寓意为苏轼苏辙两兄弟,称为兄弟树。其实,它们既是兄弟树,又是文化树,传奇树,灵性树,它们象征着苏轼苏辙兄弟,经历代守护,茁壮生长。因为有着动人的故事,所以,游客们来到三苏祠,既可以畅游古祠,又可以在金黄的银杏树下嬉戏,仿佛穿越历史,回味无穷,还可以细细品味这两棵银杏代表的苏轼苏辙手足之情,也让人心生敬意。

又到银杏叶黄时

每到秋冬季,眉山大街小巷的银杏树叶黄了,在微风的吹拂下,飘落的银杏叶恰似金蝶轻轻地扇动翅翼,格外绚丽,而三苏祠门口的两棵银杏树就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两棵银杏树在古色古香的三苏祠里,它们一高一矮在一片青葱色的树林之中显得格外耀眼。

这两棵银杏树满身金黄,像披上了一层灿黄的纱,镀了一层黄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温暖了整个眉山。微风吹过,一树的金黄,迎风摇曳,犹如千扇同舞,给这个季节带来了动的点缀。飘落下来的银杏叶给石板路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甚是惊艳!

每到这个时节,许多眉山人都会齐聚于此,欣赏这震撼、美艳的银杏,仿佛伴随着满身金黄的银杏树穿越了时光隧道,看到了三苏祠里的岁月故事。“三苏祠这两棵银杏树叶黄了,真是太美丽了,为这个冬天增加了许多温暖。”这些天,三苏祠金黄的银杏叶让市民李女士欣喜不已,一有机会她就忍不住要到三苏祠欣赏银杏,她说明年“兄弟”银杏再次泛黄之时,还要到三苏祠里一睹它们的风采。

游客邹女士感叹,之所以千年银杏长得这么好,可能也是人杰地灵的原因,所以大家来感受美好风景的同时,也感觉到跟历史文化名人进行一种对话。

“寄一片叶子给闺蜜,代表着我和闺蜜深深的情谊,也聊以慰籍她的思乡之情。”市民张静的闺蜜纳兰梅嫁到了北京5年了,她还记得小时候她们一起到三苏祠欣赏银杏的场景,而每年金灿灿的银杏叶则成了她们最好的记忆。这些年,每到银杏叶黄时,张静都会寄一片三苏祠掉地的银杏叶给纳兰梅,带给她家乡的温暖。

“兄弟”银杏千古情

关于三苏祠两棵银杏的来历,流传着很多传说。有人说这两棵古银杏是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少年时亲自栽种,且两株都是雄树,打破了银杏通常是雌雄并存的惯例。传说虽然美丽,但经后来的专家考证,这棵古银杏的树龄只有600年左右,与苏轼兄弟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远。

查阅《眉山县志》发现,三苏故居在元代该宅为祠,明代洪武二十九年(1396)重建,人们为了纪念苏轼、苏辙两兄弟大约在明代末年栽植了两棵“兄弟”银杏树。后来,三苏祠曾几经焚毁,但这两棵古银杏树依旧生机勃勃,一起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遗憾的是,其中有一棵银杏树曾在十年前被雷击中。“当时树皮都脱落了,有些树皮被打到10多米远的房顶上,整个古树的疏导组织完全被破坏。”三苏祠园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介绍,2006年7月21日晚,古银杏被雷击中后,经过一番抢救才活过来,这也是两棵“兄弟”银杏树显得一高一矮的原因。

对于这两棵银杏树,眉山人充满了感情,因为这代表了眉山人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思念。众所周知,苏轼苏辙两兄弟感情深厚,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感人至深的诗句。

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刘小川说,三苏祠内的两株银杏,具有两个象征意义。“孔子开讲的地方叫杏坛,古人在三苏祠种银杏,寓意北宋之后,读书人都要向苏东坡学习。另外一方面,两株银杏也象征了苏轼、苏辙两兄弟。”

眉山著名文化名人王晋川介绍,苏轼苏辙的兄弟情和文学之情,他们永远是中华历史中璀璨夺目的华章,这种患难兄弟情必将延续千年,传颂千古。

“像一个千古之谜。兄弟银杏,一个襁褓;一起寒窗逍遥堂、奋厉明志;一起游山玩水、戏言弹尽天下曲;一起在月光下,黄荆老树、古井旁;聆听母亲讲先贤故事……”诗人许岚用自己的诗《兄弟银杏千古情》与大家分享了苏家兄弟的故事,他们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之后逐渐演绎成相知相惜的师友之情。

新闻推荐

先买房还是先买车?

购房者正在看房。(资料图片)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朋友常常遇到这样甜蜜的烦恼:手上有一笔钱,既想买房寻求家的归属过安定的生活,又想买车代步方便工作和生活,到底是先买房还是先买车?就这个问题,记者近日...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