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返乡归“野” 在自然中感受乡愁

眉山日报 2017-11-05 01:28 大字

都市人在农场里体验生活。都市学生体验农耕文化。都市人到农村体验生活。追逐乡村情趣。

■ 本报记者 殷勇 文/图

时下,各种乡村游迅速崛起,并日益成为人们亲近山水自然、洗涤浮躁心神、安放疲惫身心的不二选择。

遥远的乡愁,土生土长的乡趣,以及浓稠得化不开的乡愁,渐渐成为都市人心头越来越热烈的向往。

翻开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书中的这段文字赫然在目: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兴许,这承载着“心乡何处是”般的乡愁,沾染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似的乡情,勾勒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样的乡趣,才是厚植于千年乡土之上的印痕。

从城市到乡村,回响着这样一个声音——

回归乡土!

2016年春天,30岁的龚玉明回到东坡区永寿镇老家,陪同父亲一起,开办了一个以农耕体验旅游为主的家庭农场。此后,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这里,春耕、播种、插秧,拔草、除虫、灌水……他们通过最传统的耕作,用最朴素的办法,讲述都市人与土地的故事。

龚玉明介绍,到他农场里体验农耕生活的有教师、医生、公务员、企业老总、个体老板,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

教师冯慧是农场的常客,她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离开农村在城市里生活已经30多年了。多年以后,当我重新回到田地里,重新挥洒汗水劳作,重新耕耘与收获的时候,我与土地之间的那种断裂的联系终于又重新建立起来了。种种因离开土地太久而忘却的记忆,再次弥漫在我的心头。”

“每一次,当我回到田地里,内心都很踏实,人也会安静许多。”冯慧说,这种体验改变了她的生活,当她脚踩着泥土,青草的气息笼罩着她,生活立刻变得更加清新。

与冯慧一样,农场主龚玉明也是通过劳作,建立起了自己与土地的情感。

薄雾浓浓,青山隐隐,已是深秋时节了。白日里,慵倦的大地恬然地吮吸着青草和树木成熟的气息。夜里,一轮寒月悄悄挂在高空,宣告冬夜即将降临大地。忙碌了一天的龚玉明,吹着冷风,看着蔚蓝色的微光从田野里向月亮走去……这一刻,空气清新爽朗,群星更大更亮,“田野让我觉得放松,自然让我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幸福感。”

靠着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刚成为城里人。龚玉明的父母没曾想过,儿子会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家乡办起家庭农场。

“我也曾是个四肢不勤的读书娃,但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和农作物打交道。”龚玉明从养殖鸡鸭到种植蔬果,他一点一点学习着,也从一个普通白领变成了地道的农民,“从前看起来无聊的一切,都成了我当下的正经事。”

竹栅栏、野花、青草,还有挂着纱幔的绿竹……前不久,龚玉明结婚了,婚礼的场地就是自己的农场,“场地布置得很随意,一切都是自然的。但对我来说却很是庄重。我相信,只有回到自然的地方,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新闻推荐

传承东坡文脉 弘扬东坡文化

本报讯11月1日,记者从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暨首届四川音乐周,将于11月22~26日在眉山市举行。眉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付庆一介绍说,今年正值苏东坡诞辰980周年,本届东坡...

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