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货币有了新标准 今后这12类人民币纸币请兑换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黄海波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离不开纸币,但今后可要注意了,有一些纸币可能将会“不宜流通”,最好交银行回收。近日,记者了解到,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行业标准,标准采用系统、量化方式,首次明确了不宜流通人民币概念。市民手中如果有不宜流通的人民币纸币,可以直接拿到银行兑换。
残缺货币有了新标准 12类人民币列入不宜流通
“我手里这张纸币少了一大块,不晓得银行能否按照面值全额兑换给我。”一直以来,手中有残损人民币的市民,都知道可以拿到银行兑换,但是具体的兑换标准可能并不清楚。
据了解,现行的《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具体规定了五种不宜流通的人民币,分别为: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20平方毫米以上;纸币票面裂口两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纸币票面存在纸质较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票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两平方厘米,或者不超过两平方厘米但遮盖了防伪特征之一;硬币有穿孔、裂口、变形、磨损、氧化及文字、面额数字、图案模糊不清等情形之一。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行业标准,明确规定了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的类别及判定指标。比较而言,新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区别有六个方面,即明确了不宜流通人民币的概念;界定了各类残损人民币特征;统一了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污旧度的判别标准;区分了纸币票面印刷区和非印刷区域标准;新增了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脱墨标准;对现行标准中界定不够清晰、容易引起歧义的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不宜流通有细化标准
拼接超两处以上不能流通
哪些人民币将“不宜流通”呢?
根据新标准,包括了脏污、污渍、脱墨、缺失、粘贴、撕裂、拼接、变形、涂写、皱折、绵软、炭化等12类情况。每一类情况,又有很具体的量化规定。
比如以常见的“缺失”为例,就规定了三种缺失情况不宜流通:不含四个角及安全线的缺失,单处缺失面积大于10平方毫米的,或多处缺失大于12平方毫米的;含四个角的缺失,单个角缺失超20平方毫米的,或多角缺失累计大于30平方毫米的;票面安全线缺失10平方毫米以上的。
比如“粘贴”。根据标准,单处粘贴物面积超过100平方毫米的,或者多处粘贴物超过80平方毫米的,都属于不宜流通范围。根据“拼接”的规定,一张纸币损坏,两个部分以上通过粘贴的方式复原的,不宜流通。“撕裂”则规定了一处撕裂长度大于10毫米,多处撕裂,最短大于3毫米,累计达到9毫米的,都属于不宜流通范围。
再比如“撕裂”。根据新标准,票面出现一处撕裂,长度大于10毫米的,或票面出现多处撕裂,最短撕裂长度大于3毫米,累计撕裂长度大于9毫米的,都不宜流通。
手中有此类纸币咋办?
市民可拿到银行网点兑换
现实生活中,市民对于被老鼠咬了一块,或者不小心烧了一块的纸币,往往都是“自认倒霉”。市民手中有“不宜流通”的纸币,应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市民最好拿到银行去看符不符合兑换的条件,各银行网点都具有兑换残损人民币的义务。眉山城区某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符合兑换成功后,当然能减少损失,即使不符合也没关系,至少也能弄清相关的规则。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谪仙”顾名思义就是被贬谪的仙人,如今提及一般专指唐时李白,但如果一定要在整个中华文化史和艺术史中找出能与其比肩者,唯有宋代苏轼可与其争锋。李白和苏轼更像是“谪仙”的两面:李白从一开始就让...
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