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当代文化名人(九)

眉山日报 2021-11-28 07:03 大字

眉山当代文化史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文化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眉山文化的鸿篇巨作。眉山当代名人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精神境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时光沉淀了他们的思想,释放着他们的光芒。慎终追远,明德归厚,2021年1月起,我们开始在《眉山史志纵览》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眉山当代文化名人,让他们的名字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田老夫妇与洪雅之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每次响起时,都会激荡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歌词作者田汉也成为中国人熟悉的大名人。非常荣幸的是,田汉的儿子田大畏夫妇与洪雅县千里有缘,多年来行走在洪雅,与洪雅的文友们交往密切,结下了美好的友谊。

洪雅作家刘玉莲说,此次,应《眉山地方志》之约,将自己所知道的田大畏夫妇在洪雅的故事写出来,并请田老先生的夫人许埜屏老师过目阅正,权当对田老的深切纪念。

一、田老生平简介

田大畏,男,汉族,1931年出生,俄语翻译家,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系田汉之子,2004年获得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高尔基奖状。

田大畏先生一生翻译杰作颇多。先后出版《幸福的生活》《死魂灵》等数十部译著。此外,多篇译文发表或入辑于《世界文学》等刊物和多种译文集。

晚年的田大畏一直在整理母亲安娥的遗著,并协助写作《安娥传》。他主编的三卷本《安娥文集》,收集了母亲创作的《渔光曲》等歌词以及诗歌、话剧、歌剧、翻译作品、小说、随笔,还有评论、报告文学、自述等,200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2013年6月12日凌晨2时许,田老去世,享年82岁。由于心梗和肺栓塞,田老走得非常突然,一句话也没留下。

田老与洪雅的缘分,源于与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高缨老师的友谊。高老在洪雅买了房,邀请田老来玩,田老来了一看小县城风景秀丽,青衣江清澈生态,情不自禁就喜欢上了这里,田老曾风趣地对客人说:青衣江就是挂在我家窗前的一幅山水画,四季鲜活,单这一点,就是无价之宝啊。洪雅是个好地方,青衣江需要好好保护,这是洪雅全县人民的福祉,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

二、我与田老一家

记得那一年,我调到洪雅县委宣传部工作不久,有一次报社安排我去给田老送《洪雅报》,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大家聊得很高兴,有一见如故之感。

田老夫妇谦逊和气,待人热情。临走,还一起送我到楼下,那是夏天,院子里景色正好,我们一起拍了好几张合影。

后来联系就多了,每年田老来了,就告诉我一声,每次我都会邀约文友们去田老家玩,也请他们到本地的特色餐馆里小聚。有一次,我带了四个初高中的学生去田老家玩,那些孩子们也很活跃,一直问个不停,田老兴致勃勃地给孩子们讲抗战的故事,讲他早年的学校和学习情况等。孩子们都听得又新鲜、又惊奇、又崇拜。

后来,在我出版《幸福海》那本书时,想请田老写几句话。在认真看过电子文档后,田老给了我回复,原文如下:

读《幸福海》感言

刘玉莲的新书《幸福海》展示了山川的美,生活的美,人性的美。这是只有对这一切怀着热爱的人,才能发现和感悟的。作者凭着她的敏感,捕捉到许多动人的瞬间,场景以精炼的文字,短小的篇幅,传达给读者。一个似乎平淡无奇的场景,在作者笔下变得意味隽永,令人难忘的是一篇孩子送父亲到外地打工的速写,那种理解、那种体贴、那种无奈,使人心头为之一颤。我想这是作者与基层人民血肉相连、心灵相通的缘故。

六年前在洪雅与作者相识,通过她的作品,对她的家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知道了一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命运、性格、内心世界。仿佛自己也和这片土地密不可分了。我不是作家,对当代文学作品看得很少,没有资格对作者的新书从文学角度多做评论,作为读者,我爱看的,是作品的“朴”和“真”,据我看,刘玉莲的写作是具有这两个特色的。

田大畏

2011年10月28日于洪雅

如今,再次在邮箱里找到这封信,读之,宛如再次看见田老亲切的音容笑貌,甚为感念,愈加缅怀。

我们县的文友们,也经常邀约一起去拜会田老,也把我们本地原创的书和文章送给田老看。田老非常认真地阅读,每次读后还会主动跟我们交流看法和评论,也有极好的修改建议。这些,如今都成为人生一段珍贵的纪念。

田老曾经给我们说:住在洪雅,窗外面对青衣江,心里就把洪雅当成了故乡。每次回到北京后,都会时常谈起、想起洪雅的人和事。每年都想来看看大家,聚聚,听你们聊你们的生活、你们的故事,感觉一年比一年亲切,感情一年比一年深厚。想念洪雅,成为我们每年都到洪雅的动力。

三、田老在洪雅的朋友圈

田老夫妇在洪雅的日子,悠闲而丰富。随着田老夫妇在洪雅时间的增多,不仅是洪雅本土的文化人,各个阶层的洪雅人都走进了田老的朋友圈。王文君、李成忠、王尧卿,书画界的王德跃、朱德贵、吴玉军、邓光蓉等,还有几位唱川剧的老师和一群文艺界的老人们,每次田老夫妇到了洪雅,他们就轮流做东,邀请田老夫妇去家里作客,喝洪雅本地的茶。或者去乡下、城郊、去县里的各个景区游玩。更多的时候,就在城里的农家乐举行聚会,颂诗读文,谈古论今,简单而热烈。

如今在洪雅,应该有很多人都有与田老夫妇交往的故事,也有很多友情的合影。王文君、李万双等都分别为他们的活动拍摄过纪录片,十分珍贵,成为永恒的记忆,也成为田老夫妇与洪雅人民感情交流的见证。

田老在洪雅的足迹很多,花溪柳江止戈三宝,中山汉王中保槽渔滩,特别是瓦屋山的复兴村,他们在那儿住下,与村民们一起聊天,参加晚会,感受当地民俗羌风楚韵,颇为热闹喜庆。他们的足迹踏行了洪雅的山山水水,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友谊和记忆。至今,有些村民家里,还专门悬挂着与田老夫妇的合影。

有一次,田老谈道:洪雅是一个让人牵挂和想念的地方,无论在哪里,都会想到洪雅,每年都要首先安排去洪雅住住,看看洪雅的朋友们。当看到洪雅的变化,一年比一年漂亮,心里也很高兴,特别喜欢这里淳朴的乡土气息,心里不知不觉把这里当成了晚年的故乡。

田老还把《安娥传》带到洪雅送给朋友们,那时物流还不太发达,据说是辗转几次,才把书托运到洪雅,也真不易,足见田老与文友们的友谊,以文会友,其乐无穷。

田老去世得非常突然,接到电话时,大家都不敢相信,因为田老是那么爽朗康健,音容笑貌仿佛依然在身边。那个时候,我们也曾经想过要去参加田老的葬礼,但是由于条件所限,时间仓促,没能成行,只能拜托杨可强将军转达悼念之情。

就我个人而言,对田老在洪雅活动的朋友圈,不能做出完整的记叙,但是我们对田老的尊敬、怀念之情,是永远种植在心里,难以忘却的。

今天,我以见证人的角度写了这篇文章,敲击文字的时候,田老的形象清晰浮现在眼前,翻看照片时,回忆历历在目。

如今,洪雅县的康养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受欢迎,对于最早选择洪雅、信任洪雅、热爱洪雅的田老,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本文节选自刊物《眉山地方志》〈总第14期〉)

新闻推荐

采取有效措施 落实防疫要求

洪雅县市民服务中心各办事窗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工作人员对农贸市场冷链、水产等行业店铺进行实时督察。广场社区网...

洪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洪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