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 “三位一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显成效

眉山日报 2020-09-04 03:27 大字

中保镇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

本报讯(余静 记者 蹇玮杰 文/图)8月22日至23日,农业部委托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到洪雅县就“十三五”期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成效进行现场拍摄。8月24日至25日,全国畜牧总站检查组莅洪检查,对洪雅县“三位一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8月31日,洪雅县中保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宽阔的生产便道、笔直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清澈的溪水在水渠里缓缓流淌,三三两两的工人正使用管道向田里喷洒沼液。

“园区内每隔50米便设有一个有机沼液肥输送管道接口。现代牧场产生的粪便,经沼化处理后形成沼液。沼液通过输送管道,以全密闭方式直接送到田间,农民可以随时取用,实现了‘畜—沼—田’循环综合利用。”中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将种植业和养殖业高效结合,既解决了养殖污染,又减少了化肥用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真正实现了绿色、生态。

近年来,洪雅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着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互为利用、互为补充、互动发展,探索形成“三位一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获得各级充分肯定,成为全省种养循环经济发展典范。据洪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位一体”即:雨污分流和粪污干湿分离到位,配套粪污消纳土地和沼液管网覆盖到位,沼液使用技术培训和社会化服务到位,形成“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循环”的有机综合体。

据了解,洪雅县以现代牧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沼液种粮、种草、种菜等循环发展路径。目前,洪雅已投资6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超亿元,铺设管道600多公里,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种养循环经济示范区6万亩。示范园区基本消除化肥施用,既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又节约了肥料开支,还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作物品质。据测算,园区目前每亩节本增收300至500元。与此同时,洪雅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6%,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3%,97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新闻推荐

厕污共治 洪雅农村大变样

洪雅县东岳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余静本报记者刘佳“现在,我们就站在化粪池旁边,但啥异味也闻...

洪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洪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