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云祥:传承炒茶技艺 坚持用双手炒出片片清香

眉山日报 2020-03-18 05:58 大字

□本报记者 陈燕利

从鲜叶到干茶全靠手控制,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传统手工炒茶的写照。近年来,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增加、市场需求的扩大,机械加工成了主流,但也不乏坚持手工炒制的技艺人。来自洪雅县将军镇清凉村的童云祥便是其中一位。

二十多年来,童云祥坚持手工炒茶。在他看来,手工茶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独有的魅力是机械无法取代的。

炒茶20余年 对过程了如指掌

眼下正是春茶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童云祥最忙的时候。

3月15日,天刚蒙蒙亮,童云祥便和妻子提着竹筐出发采茶。

鲜叶采回家后,童云祥把茶叶摊开薄薄一层,将水汽晾干,并逐一对其中的细叶、烂叶、老叶进行剔除。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可下锅炒制。

“手工炒茶都是用当天采摘的新鲜茶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童云祥指着眼前的锅说,“现在这道工序是杀青,也就是鲜叶在经过摊放后,要把叶内依然还有60%-70%的水分进一步做干。”凭借多年经验,童云祥用手掌感受铁锅达到适宜温度后,迅速倒入选好的鲜叶,双手快速翻炒,使茶叶均匀受热。

待鲜叶通过杀青除去40%的水分后,就进入了揉捻阶段。茶叶的香气,通过揉捻得以释放。炒茶师傅实时调整揉捻的手法和力度,是能否让茶叶达到最佳状态的关键因素。

在揉捻中,只见童云祥五指或并、或散、或紧、或松、或抓、或撒、或抄、或压,章法严谨,动作优雅。“茶叶通过揉捻把苦涩味揉出会更好喝。”童云祥介绍,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定型作法,像碧螺春,必须是弯曲形状,且要注意力度,不能太碎。

火候对手工炒茶来说至关重要,双手的力道和速度全凭个人经验,每道工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除了手势,温度的掌控很关键,什么时候用高温什么时候用低温,靠的是一种手感的培养。”童云祥说,手工炒茶包括杀青、揉捻、提毫、辉锅四个工序,然后再进行干燥、摊晾等工序,整个炒茶过程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随着茶叶的慢慢烘干,茶叶清香的味道溢了出来。

传承手工技艺 留住一缕茶香

2003年,清凉村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经过精心管理,全村茶叶发展喜人,但每年采摘鲜叶售卖时,童云祥所在区域的茶农都要面临一个无奈又实际问题:因地处高山,位置偏僻,茶叶卖不上好价钱。为此,童云祥决定自己炒茶、卖茶。

要真正炒出好茶,需要时间打磨。下定决心后,童云祥四处拜访当地的手工制茶高手,虚心学习。经过不断反复练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童云祥手工炒制的茶叶终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认可。

如今,童云祥手工炒制的茶叶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少外地人通过朋友来预定他的手工茶。可光靠他一人制作手工茶,每天只有四五斤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童云祥便想着无偿教授手工炒茶技术,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但前来学习的人寥寥无几。

为何免费的教学都很少有人来学?童云祥摊开了自己的双手,满手的老茧和伤疤仿佛诉说着这个缘由。他说,在手工炒制茶叶时,只能用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一不小心手上就会烫出水泡。再加上制作过程复杂、长时间站立、熬夜等原因,年轻人很少愿意去学习这门技艺。就算有些年轻人掌握了技艺,也不愿选择从事这份工作。

“手工炒茶制作因每次做的量不大,茶的品质会更优质,在口感上有比较丰富的层次变化,这是机械炒茶所不能比的。手工制茶工艺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我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学习、从事手工制茶,把这一传统工艺继承下去。”童云祥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洪雅的茶产业百花齐放,多姿多彩。

新闻推荐

眉山市政协调研区县和园区复工复产 并走访企业家政协委员

本报讯(袁丽霞记者李幸)2月26日至3月6日,市政协党组书记吴小可分别前往眉山市六个区县和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走访调研,贯彻...

洪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洪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