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 全面 创新 按下矛盾纠纷化解“快捷键” 眉山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系列报道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篇

眉山日报 2019-12-19 06:49 大字

青神县人民法院汉阳法庭成功调解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通过调解,民工起诉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法院通过律师事务所出面作一对一调解,将纠纷化解在诉前。

□本报记者 王丽 文/图

“你们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我心服口服!”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的那一刻,张晓明(化名)的怨气瞬间消散了。张晓明和眉山市一小区80余户业主,今年2月因一桩物业纠纷被小区物业服务公司起诉后一直闷闷不乐。接到起诉书后,法院通过诉讼辅导法官、进驻法院的人民调解员、法院的专职调解员、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出面作一对一调解,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将矛盾消除在源头。

以调解的形式化纠纷于无形,这是眉山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成果。

眉山1997年设立地区,2000年撤区设市。建市后,底子薄、基础差、起步晚、社会发展不均衡、民生需求矛盾突出。同时,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而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尚不够成熟完善,各类解纷主体更多的是单打独斗,缺少衔接配合,导致全市群众信访量呈逐年上升势头,积案、“骨头案”不断增加。到2007年上半年,全市进京到省非正常上访量排全省第二位。

困则思变。

“面对错综复杂、不断增长的新纠纷以及顽固难化、矛盾郁积的老纠纷,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方式改革创新成为必然选择。”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坦言。

近年来,眉山市深刻领会“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不断改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矛盾纠纷的合理、多元化解,探索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精准

“民间高手”化解基层矛盾

法治的普遍性要求适用规则的“一刀切”,但有时“一刀切”也会面临局限。

举个例子:张三借了李四的钱,但没有打借条,两人为此闹到法院。对这样的矛盾纠纷,法院应该怎么判?

在改革实践中,眉山市将矛盾由司法的集中化解,分派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等多元主体,再精准分解到这些主体的“民间高手”手中。

李长军就是这样的“民间高手”。

李长军是洪雅县三宝镇李槽村人,担任过村干部,有深厚的群众工作经验。退休后,由于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经申请于2011年成立了由其名字命名的“长军个人调解室”。有了这个调解室后,村里的许多矛盾一出现,就能第一时间就地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深受群众信赖。

像“长军个人调解室”这样“人头熟、有威望、善说理”的个人调解室,眉山市还有10多个,包括东坡区的“老袁调解工作室”、洪雅县的“甘孃孃调解工作室”等,它们是全国少有的由党政支持启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社会力量成立的个人调解工作室。

“对以个人名义建立的,符合条件的调解工作室给予6万元一次性开办补助;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调解工作室签订协议,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每件有200至2000元的补助。”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负责人樊俊介绍。

2018年9月,眉山市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全国先行先试对设立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室给予3-6万元启动资金。

这种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在纠纷解决方式上具有“私人定制”式的灵活,弥补了司法在实践中的刚性“短板”,能使更多矛盾在萌芽时被快速就地化解。

不止于此。为更好地将基层矛盾精准化解在萌芽状态,眉山市还紧紧把握培育调解组织、培训调解队伍两大抓手。

培育调解组织。依托“大调解”“诉非衔接”工作形成的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基层调解网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纠纷解决需求的新形势,不断推动调解组织专业化、精细化和品牌化,持续夯实纠纷源头治理基础。全市培育泡菜、茶业、奶业、水果、建筑、医疗等112家“宽覆盖”主要行业的专业性调解组织,增强了社会肌体自我消解纠纷的能力。眉山家事审判改革经验入选全省40大改革典型案例。

培训调解队伍。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推动网格员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和协助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全市1992名网格员纳入调解队伍。完善人民调解员名册库和人民调解专家库,促进基层调解队伍更加专业化、年轻化。实施全员培训,全市分系统、分类别进行法律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司法指导,以审判团队专业化促进调解队伍专业化,坚持每年对专职调解员开展培训,有效提升调解人员的调解技能和依法调解水平,夯实社会资源参与纠纷解决的队伍基础。

全面

构建一核多元工作体系

这里回顾一起东坡区人民法院永寿法庭邀请东坡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化解的20名务工人员讨薪案件。

2016年,因被告陈某雇佣原告牟某等20人从事工程建设施工工作,一直未支付劳动报酬,牟某等20人于今年5月向永寿法庭递交诉状。

承办法官对牟某等人进行诉讼辅导后,发现该批案件涉及人数较多,当事人情绪失控风险较大,容易引发群体性涉稳事件,决定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程序,向东坡区人民检察院发出调解“邀请函”。

最终,承办法官与检察官、援助律师共同努力,耐心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陈某承诺于今年12月31日前付清拖欠的劳动报酬。

从立案、送达、调解到结案,该案用时不足5天。

事实上,全市像这样的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从2016年的832件下降到2018年的380件。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案件数量下降,有赖于眉山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构建形成的一核多元矛盾纠纷治理工作体系。

什么是一核多元矛盾纠纷治理工作体系?

一核,指党政主导。出台《关于完善一核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以党政主导为核心,相关部门和调解组织既各司其职又联动融合;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推进难题,将多元解纷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大幅提升考核权重,赋予市中级人民法院考核打分权,通过“万人起诉率”等可量化指标,对区县党政和市级部门实施考核;市、区县两级党政按需定支全面保障全市法院多元解纷工作经费。

多元,指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公证、诉讼等方式相衔接的多元联动。市委政法委统筹推进,每年召开多元解纷工作推进会和联席会议,对各区县、市级各职能部门推进多元解纷提出全面、具体工作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强化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的决定》,以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多元化解纠纷的职能职责。各联席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设立个人调解工作室的若干规定》《眉山市医患纠纷预防和调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细化本部门、本行业纠纷解决职能,实现“诉非衔接”向“多元衔接”提档升级。

目前,全市法院在住建、人社、医疗卫生、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设立调解联络点100多个;2018年以来,全市调解组织成功调解纠纷25941件,有效将大部分纠纷化解在法院“门外”,实现了“治未病”的诉源治理目标。

创新

线上线下融合解纷

“我在丹棱务工,有了这个平台,随时可以在手机上看进展,不到一个月就把问题解决了。”提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平台,朱昌军赞不绝口。去年11月,在与东坡区人民法院沟通后,朱昌军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平台发起了在线调解申请,并很快解决了问题。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平台是全市法院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体系的一个新尝试。使用该平台的人只需要输入手机号登录,在简单输入案件关键词和个人基本信息后,便可看到诉讼与调解成本、结果预测、执行到位率等各种统计、比较的精准数据,为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的“诉讼攻略”。在经过风险评估之后,可以再根据自己的决定选择“我要调解”或者“我要立案”。

该平台于2017年11月开通,被收入2018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交流,被称作“手掌上的纠纷管家”。

据统计,2018年以来,仅东坡区人民法院录入的案件就达8116件,当事人自愿选择分流4997件,分流率达61.57%,其中,已在线申请司法确认或申请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1053件,非诉主体通过平台成功调解案件4203件,调解成功率达84.11%。

“通过这个系统,全面打通与综治管理、法院办公办案等平台的连接,全面整合在线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等功能,提供调解指引、调解协议自动生成、自我绩效管理等智能服务,也更加便利综治部门动态掌握全市纠纷状况,更加便利基层调解人员开展调解工作。”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平台逐渐积累的大数据资源,相关部门可以准确掌握各区域纠纷状况、纠纷解决成效等情况。

以大数据资源辅助非诉调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体化平台通过信息技术让纠纷化解更智能快捷。2018年以来,眉山市各调解组织通过该平台成功调解案件4203件,调解成功率达84.11%、同比提升12.01个百分点;通过“智慧执行”网格执行系统和移动执行子系统,更加便利网格员与执行员、员额法官与执行员沟通协作,促进执行案件规范高效、案结事了。

新闻推荐

原省道106线眉山段结束17年收费史

本报讯(记者樊邦平)12月10日18时,运行了17年的原省道106线眉山段全面停止收费。,原省道106线眉山段结束17年收费史。原...

洪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洪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