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歌”“唱”出生态文明建设新气象
“要想身体好,常往洪雅跑……”9月8日上午,眉山市洪雅县玉屏山上,看到来了一批康养客人,巫炳松忍不住唱起了迎客歌。巫炳松曾是砍树人,而今,他成了当地森林康养旅游的开发者。,两首“歌”“唱”出生态文明建设新气象。
“清早起来雾沉沉,误把树桩当成人。”同一天傍晚,几十公里外的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耄耋老人冯光卜唱起了复兴山歌,送走了最后一批避暑游客。
唱响迎送游客歌曲的还有眉山文旅人。在文旅融合中,眉山用好文化、美食和美景三张金字招牌,唱响文化生态两首歌,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文化传承与弘扬,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奋力打造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
□本报记者 樊邦平 文铭权
现场 小村巨变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9月8日,送走了最后一批避暑客人,掩藏在瓦屋山深处的复兴村告别了喧嚣,重归静谧。
复兴村,距洪雅县城88公里,海拔1100米到1200米。全村有村民700余人,且拥有96.5%的森林覆盖率和青羌文化资源。过去这里一穷二白,放火烧山,开荒种粮成为村民的选择。
改变始于2012年,复兴村转变发展思路,以原始生态和青羌文化为卖点,大力发展旅游度假产业,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热门地。去年,该村接待游客10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00余元,稳居洪雅县中上水平。这样的变化让复兴村党支部书记尹成静大呼想不到。
几十公里外的玉屏山上,安排总规修编、督促项目建设……原洪雅林场综合管理处处长,现玉屏山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巫炳松忙得不可开交。当前,洪雅正着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作为洪雅的一张名片,玉屏山不能拉后腿。”
从曾经的伐木林,变成今日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玉屏山的改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20余年前,玉屏山景区还是洪雅林场的管理基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的伐木人看到了森林康养旅游的时代机遇,并果断试水。这一试,便敲开了生态旅游的大门。今年上半年,玉屏山依靠森林康养产业,吸引游客1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670万元。
解码 唱好两首歌 打造文旅经济新兴增长极
9月6日,眉山市5个文旅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45亿元,涵盖景区、酒店和康养旅游等,将为眉山文旅再添新势力。
地处成都都市圈和环成都文旅经济带的眉山,周边山川名胜富集、文化古迹广布,区位、资源优势明显。如何在文旅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和方向?
眉山锁定生态与文化,从绿水青山与文化底蕴中塑造动力支撑——
文旅融合,“唱”好生态文化两首“歌”。眉山以重大项目为引领,积极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抢占文旅新高地;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文旅+”,突出“研学游”“会展游”“康养游”,培育文旅新业态。
以特色资源为依托,眉山打造文旅新爆点,集中打造“一祠一馆、一山一水、一园一城、一镇一村”文旅品牌,打造眉山新八景。天府新区眉山片区打造国际文化旅游新高地,突出国际、强化高端;东坡区发展“月光经济”,整体策划“夜游东坡”项目;彭山区盘活岷江,大力发展沿江文旅经济;仁寿发展“周末经济”,打造都市周末休闲度假优选地;丹棱县依托沿水而居、娇小玲珑的小城特质,重点发展中高端民宿经济;青神做好“竹文章”,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眉山市文广旅局局长刘友洪表示,未来眉山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眉山特色,倾力建设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动感活力迸发、开放包容的魅力之城,并深入推进“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建设,构建“三山三水、百园百廊、千湖千村”的城乡生态空间,打造市域公园体系,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做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胜开李勇军)今年以来,洪雅县妇联围绕农民工党建工作职责,立足家庭主阵地,开展以关爱农民工为主题的技能进家、妈妈回...
洪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洪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